《长安十二时辰》剧中突袭狼卫桥段兵种协同室内战术解读
在最近热播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剧中,一段唐军突袭狼卫据点的室内战斗引起广泛讨论。这个桥段,唐军的战术运用颇有现代感,给诸多观众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是现代CQB(即室内近距离战斗)战术的唐朝版,对于古人是否真正掌握这种高水准战术成为外界普遍质疑的关键,本文抛砖引玉从纯粹古代军事角度作以简单的分析解读,以供参考理解。
剧情描述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长安十二时辰》剧情设定,唐朝靖安司官兵突袭突厥狼卫据点,唐军盾牌兵撞开据点大门后,迅速向两侧脱离让开通道,弓弩手迅速前出用手中的弩箭射杀院内狼卫守卫,盾牌兵迅速突入仓库大门撞击闻声而来的狼卫守卫,随后弓弩手前出快速射杀,紧随身后的枪兵迅速跟进补杀,作为编组后卫的刀兵开始出厂清场,顷刻之间就解决了仓库一层的突厥狼卫;与此同时,盾佩兵和弓弩手前出至仓库二楼,以同出一辙的战术对二楼狼卫进行清洗,整个过程配合默契,行动流畅,分工明确,堪称唐朝版的“反恐精英”。
CQB战术解读
室内近距离战斗,简称CQB。是各国军方和警方未来应对城市环境下不断蔓延的恐怖主义、犯罪以及其他非传统安全发展而来的一种室内近距离战斗战术技巧或战术模式,是当前各国特勤、特种部队以及特警单位的必修课程。
CQB战术布置区示意图
CQB课程包括各种近身格斗、多种枪械近距离转换运用、武器选择配置、战斗编组、战斗位置、走位、战斗队形以及战术手语等十数种基本内容。该战术运用注重各种手段情报获取,分析研判情报以最佳的时机、最佳的编组、最佳的火力配置尽可能搭乘做作战行动的突然性,从而保证行动的成功率。
通常在行动中,根据任务性质将作战人员合理编组成攻击、支援、狙击、破坏以及封锁等多个战斗小组,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彼此支援。最常见的作战编组以2-4人为主,以攻击组为例,一个4人攻击组以盾牌手为首,第一、第二突击手紧随其后,后卫负责警戒;在房间突入战术中,最常见的战术是盾牌手和第二突击手位于门把手一侧,第一突击手和后卫兵位于另一侧,盾牌手向屋内投掷闪光弹等特种弹药,随后第一突击手和第二突击手先后交叉突入房间,后卫兵担负房外警戒。
CQB战术中典型的4人小组
CQB战术极为注重队员之间的协同配合,对于行动流程、战斗位置、战术走位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队友之间行动按照预定轨迹走位占据预定战斗位置,处理预定方向上的目标,在狭小的室内空间内最大限度运用行动空间,避免传统的一拥而入的拥挤现象造成的行动人员相互间的干扰。
在《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剧中,唐靖安司官兵盾牌兵、弓弩手、枪兵以及刀兵之间的战术配合、攻击走位以及明确的战斗任务都有极为浓厚的现代军警单位普遍运用的CQB战术的影子。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在靖安司官兵进入攻击位置之前就依据盾牌兵在前,弓弩手随后,枪兵次之,刀兵殿后的作战编组展开,进攻过程中也是各兵种发挥所长,多兵种之间作战功能互补,整个行动行云如流水。
很有时代感的唐朝版CQB
需要注意的是,靖安司官兵盾牌兵在前,弓弩手随后,枪兵次之,刀兵殿后的作战编组其实和古代军队阵战排兵很类似,因此这种作战编组其实是古代军队惯用的传统编组,只不过是在规模上小型化了,和现代的CQB作战编组没有太多的关联。
武器装备解读
唐代军队在中国冷兵器史上装备最优良的军队,特别注重兵器的运用,唐人长兵重枪、重长刀,短兵重短刀,射远器首重弓矢,基本上每人手中标配一柄刀、一杆枪和一张弓,单纯从武备角度来看,远有弓矢、后有长枪、近战有重刀。
《唐六典之十六卷武库令》曰:“弓之制有四:一曰长弓,二曰角弓,三曰稍弓,四曰格弓。弩之制有七:一曰擘张弩,二曰角弓弩,三曰木单弩,四曰大木单弩,五曰竹竿弩,六曰大竹竿弩,七曰伏远弩。箭之制有四:一曰竹箭,二曰木箭,三曰兵箭,四曰弩箭。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鄣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枪之制有四:一曰漆枪,二曰木枪,三曰白干枪,四曰朴头枪。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曰鸟钅追甲,六曰白布甲,七曰阜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彭排之制有六:一曰膝排,二曰团排,三曰漆排,四曰木排,五曰联木排,六曰皮排。”
基本上概括了唐朝兵制所有的武器装备。在剧中,盾牌兵所持彭排为皮排,为步兵所持与刀相配,在重量上也适合步兵配合重刀使用,这种重量较轻的便携式盾牌也符合唐制中官府衙役所使用。
现代工艺复原的唐横刀
剧中弓弩手并未使用唐兵制中步兵使用较多的弓矢,反而选用了阵战和骑兵使用较多的弓弩;但从实际运用角度来看,在狭小的室内空间运用弓弩的可操控性要远比弓矢要好用的多。《周礼》:“今擘张弩、小弩,步兵所用;角弓弩,骑兵所用。”故而剧中所用之弩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擘张弩。
现代警用弓弩
唐制中,刀有仪刀、鄣刀、横刀和陌刀,仪刀装饰精美华丽主要用于仪仗使用,鄣刀属于一种自卫型刀具,横刀,佩刀也,是唐代兵士的制式佩刀,陌刀属于长刀,为步兵所持。符合剧中刀兵实际情景的当属横刀。
有关枪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剧中枪兵使用的并非是《唐六典》中所提及的漆枪、木枪、白干枪和朴头枪中的任何一款,而是属于唐兵制中最特殊的一款长兵陌刀,陌刀,又称战马剑,属于典型的长兵之一,因其独特的力学原理和锻造技艺,使得其成为唐代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史书描述其威力“人马俱裂”,是步兵克制骑兵的杀手锏装备。
引典俱实
《卫公兵法》曰:“令士卒擐甲胄,弓矢,佩刀剑,持矛盾,左右上下,以便习其事。”
唐朝开国名将李靖在其《卫公兵法》中对于唐军排兵布阵之法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有关步卒排阵大致如下,盾牌兵在前,弓弩手随后,再次步卒列阵,骑兵分左右厢。这种布阵之法基本延续了前人之所创,阵战中,盾牌兵在前主要掩护弓弩手前出压阵、远距离攻守,步卒一般在实际冲锋之时,方才越过盾牌兵和弓弩手前出作战。
唐刀典型的战斗阵型
与剧中作战编组实际运作所不同的是,盾牌兵和弓弩手一般不会前出冲阵,只有在攻城等进攻性战斗中方可前出掩护、压制;阵战中一般盾牌兵和弓弩手只作为掩护力量使用,步卒进攻受挫即可迅速退回阵中,由弓弩手进行压制敌军进攻。也就是说一般进攻作战由步兵和骑兵来进行。
有关陌刀的运用更为有特色。“大唐四大名刀”之一的陌刀虽然极具杀伤力,但其重量较大绝非一般士卒可使用,其锻造工艺极为复杂,造价昂贵,故而在唐兵制中仅以少数来装备。在唐朝兵制中,陌刀兵的数量极为有限,可谓是百里挑一,属于唐军中精锐部队,是唐军步卒冲阵的重要力量。
现代工艺复原的陌刀
由此可见,陌刀本身运用就与盾牌兵和弓弩手紧密结合,故而在剧中出现这种小规模的编组运用也没有什么可稀奇的,符合唐代作战体制,只不过对于弓弩手的运用就有点跨时代了,尤其是将远距离作战运用的弓弩放到室内近距离作战环境中。这更多是导演未来视觉效应而融入的现代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