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二战战胜国,战后却为何没有收回香港?
中国的近代史几乎就是关于一段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而开启这段屈辱史的是和英国之间爆发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结果是《南京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割地赔款的开端,这其中的“割地”就是割让香港岛,因此对于无数希望洗刷百年国耻的仁人志士来说,收回香港的意义是无可比拟的。
《南京条约》原文
辛亥革命后,历届中国政府都希望废除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是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外交软弱,收回香港一直都是遥遥无期的事情,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中国收回香港提供了一次较好的历史机遇,由于英美在东南亚节节败退,使得他们不得不依仗中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因此得以提升 ,被列入“四强”之一 ,蒋介石则成为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1942年3、4月间,在美国访问的宋美龄和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向美国总统罗斯福表示:希望尽早废除先前强加于中国的旧约,另签平等互利的新约。罗斯福把美国政府的意向通报给了英国,英国首相丘吉尔声称只能部分废除旧约。而保留的部分就包括香港。1942年10月9日,美英两国同时通知中国,准备就废约问题同中国进行谈判,次日下午,蒋介石在“双十”纪念大会上公布了这一喜讯,蒋介石在日记中针对此事写道“:心中快慰,实为平生唯一之幸事。”
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
正当朝野都认为日本投降后就可以收回香港之时,丘吉尔却泼了盆冷水,这个顽固不化的殖民主义者坚决不允许中国在他手中收回香港,他公开声称:“我当国王的大臣,不是为了主持清算大英帝国,决不会放弃英国的任何一块土地。”蒋介石考虑到当时双方还是盟友,从反法西斯的大局出发,作了让步,只要求废除1898年的《展址香港界约专条》,即归还被英国“租借”的九龙半岛,至于《南京条约》和中英《北京条约》中割让的土地,蒋介石打算日后再议。
可是贪婪的英国殖民者连九龙也不愿归还,11月20日,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指示英国首席谈判代表薛穆:“中英之间要讨论的条约,与包括九龙租借地在内的香港任何部分毫无关系。”面对英国的无理挑衅,国民政府难得地硬气了一回,外交部处长吴国桢对薛穆说道:“租借地与租界本属同一范畴,既然中英新约将取消在华租界,理所当然应在谈判之列。”宋子文也一再强调收回九龙的要求,蒋介石更是表示,如果中英新约内不包括收回九龙,他就不签字。
国民政府之所以表现出了难得的强硬是因为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宋美龄在美访问期间受到了美国高层的礼遇,罗斯福也表示会对英方就归还香港问题施压,但是英美毕竟是穿一条裤子的,美国不可能为了中国得罪英国,因此美国的施压并没有达到迫使英国不得不妥协的地步,到后来,罗斯福甚至直截了当的对宋美龄说:“最好不要谈九龙问题,先把中英新约签下来再说”。由于中国当时还指望美国的军事援助,不能也不敢过分为难美国,因此宋美龄劝说蒋介石暂时放弃对战后香港主权的要求,蒋介石被说服了,但是为了面子考虑,他希望英国可以在《中英新约》中加上“战后可以考虑归还九龙”这句话,但没想到这样的要求都被英方一口回绝。
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
蒋介石气得表示这样的新约不签也罢,负责中英谈判的宋子文对蒋介石的做法并不认同,在他心中自己此行的目的是签订新约而不是收回香港,他不希望因为香港问题而让谈判破产,于是他委托顾维钧回国说服蒋介石,顾维钧对蒋介石说,中英新约是英国的一次友好表示, 应该对英国送来的第一份礼物先收下, 至于第二份礼物,可以等以后再收,顾维钧的劝说起到了效果,蒋介石在香港问题上松了口,1943年元旦,《中英新约》签订,不过蒋介石并没有打算放弃香港,在他看来谈判还是要继续的,毕竟谁也不敢保证未来会不会发生转机,另外香港此时是在日本手中,中国在战后完全可以用军事手段从日本手中收回香港。
日本占领香港
随着战争局势愈发明朗,美国开始考虑战后的事情了,在美国看来,中国是其在远东最重要的盟友,可以依靠中国对抗苏联的扩张,必须要极力拉拢,因此罗斯福特意邀请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而蒋介石也把这次会议看成是再一次争取英国归还香港的良机,于是一到开罗他就带着宋美龄与罗斯福会晤,在会晤中,罗斯福作了令人鼓舞的表态:英国是不应再在香港享有帝国主义的特权了,战后可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香港为全世界的自由港。罗斯福后来也真的向丘吉尔提出归还香港,但是丘吉尔拒绝讨论香港问题,他对罗斯福说:“只要我还在首相任上,就不能使大英帝国解体。”
开罗会议讨论对日作战计划时,蒋介石提出由中美联军收复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但是丘吉尔却主张英国也应该参加这次行动,并从日本人手中夺回香港,蒋介石批驳了丘吉尔的无理要求,罗斯福也在旁劝说丘吉尔归还香港,但是丘吉尔态度强硬,声称根据《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香港是英国的一部分,除非通过战争,否则任何人也别想从英国手中夺走任何东西。见丘吉尔如此蛮横无理,蒋介石气愤之极,他说:“《江宁条约》本就是英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香港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是被你们强占去的,理应归还。”丘吉尔恼羞成怒:“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来,否则休想分裂大英帝国!”因为丘吉尔的霸道,中国通过谈判手段收回香港的努力再次失败。
开罗会议
通过两次谈判,蒋介石看清了英国的嘴脸,他认识到了只有通过武力手段才能收回香港。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盟军最高统帅部发布第1号命令: “台湾及北纬16度以北法属印度支那境内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所有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 ,应向蒋委员长投降。”香港位于北纬16度以北,理应由中国受降,蒋介石认为收回香港的时机到了,8月18日,他任命张发奎为二方面军受降主官,接受广州、香港、雷州半岛及海南岛地区的日军投降。张发奎命令第13军集结于宝安,待命进入香港执行受降接收任务。
张发奎
但是英国一心要强占香港,8月16日,新任英国首相艾德礼命令太平洋舰队司令哈克尔少将,率部从驻地菲律宾赶往香港。其用意是捷足先登接收并占领香港,造成既成事实,同天英国政府发布公告:英国在香港拥有主权,眼看中英两国即将为了香港大打出手,美国坐不住了,此时罗斯福总统已经逝世,继位的新总统杜鲁门更加看重和英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杜鲁门让驻华大使赫尔利向蒋介石施压,让军队不要进入九龙,蒋介石对美国的出尔反尔虽然不满,但也无可奈何,毕竟自己的军队还需要美国的军舰和飞机才能抢占东北,以后还要依靠美国的军援才能独占中国,于是蒋介石彻底放弃了收回香港。
艾德礼
但是公然放弃香港,舆论压力太大,于是蒋介石提出由他以中国战区统帅的身份授权英国军官接受日本投降,没想到这样一个条件也被拒绝了,蒋介石难堪之余,也大为光火,坚持由他委托英国将领哈克尔受降,杜鲁门看到蒋介石已经放弃了香港,没必要在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发生冲突,于是让艾德礼适可而止,艾德礼最终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双重身份受降”:即同意蒋介石的委托方式受降,但哈克尔少将不但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而且代表英国政府,蒋介石看到英国接受了自己的“授权受降”方案,总算有了一点面子,于是同意了英国的“双重身份受降”。
9月16日,香港日军投降仪式举行,日本守备司令冈田梅吉及华南舰队司令藤田平太郎在降书上签字,哈克尔以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以及英国政府代表的双重身份,接受了日军投降,国民政府代表罗卓英出席了受降典礼。就这样,英国的“米”字旗在香港重现,香港再次落入了英国的手中,中国在二战后收回香港的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了。
香港受降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