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有三大核心业务,为何只有芯片业务受阻?原因很现实
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近来,作为美国商务部头号“眼中钉”的华为日子不太好过,原因是芯片业务将面临绝境。谁也没有想到,继麒麟芯片绝版之后,华为芯片竟然会陷入“造不能造,买不能买”的尴尬境地。
但是我们都知道,华为核心业务有很多,最核心的包括运营商业务、5G业务以及芯片业务,那么为什么只有芯片业务受阻呢?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原因是既简单又现实。
1.首先来说运营商业务。华为就是靠运营商业务起家的,深耕通信领域几十年,在欧美市场根基深厚。那么面临美国商务部的“制裁”华为运营商业务受到什么影响了呢?
单从美国市场来讲,许多美国农村运营商从3G时代开始就已经和华为有着深度合作,即便是美国商务部也不敢直接中断他们与华为的合作。为此,美国商务部不得不接连5次将禁令延期,最近一次许可证到期还是在8月13日(谷歌公司也因为这项许可证的存在得以继续为华为产品提供安卓系统更新等服务)。
此外就是在国内市场,华为获得三大运营商大量份额。可以说,即便是美国商务部的强力针对下,华为的运营商业务也没有出现太大的损失,甚至还有所增长。
2.其次再说5G业务。华为所拥有的5G专利和在5G领域的影响力全球独一无二,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美国商务部就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并且主动放宽禁令,允许美企与华为合作制定5G标准。
而就5G订单而言,虽然部分国家在美国压力之下选择不再与华为合作,比如英国、澳大利亚等,但是他们均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根据外媒最新消息,由于英国禁止华为参与5G建设,其国内新的公安、救护和消防通信基础设施的部署最早要到 2022 年才能完成,这比原定的结束时间至少延迟了五年。同时可能令该国 5G 的推出时间推迟三年之多,并且至少增加 20 亿英镑的成本。
另外从5G订单数量来看,虽然华为从2月份起就没有再更新订单数量,但是即便是从2月份公布的数据来看(华为5G订单96个,爱立信99个,诺基亚70个),华为也属于实打实的第一梯队。
所以,华为5G业务虽然是美国商务部的主要打击目标,但是却依然保持高速发展,甚至在其他国家还在忙于5G建设的时候,已经率先迈出第二步。比如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日前就已经宣布5G暂告一段落,接下来重点释放5G红利。
3.最后就是芯片业务了。目前国内手机厂商大都使用高通芯片,少部分使用联发科芯片,唯有华为一家是使用自研的麒麟系列芯片。但是可惜的是,华为虽然是芯片设计大厂,却不是芯片制造大厂,其设计出来的麒麟芯片足以比肩高通骁龙系列,却在芯片制造上受制于台积电。
对此,余承东前段时间也不无遗憾地表示:“很遗憾华为没有涉足芯片制造领域“。当然这也不能怪华为,毕竟就连苹果的A系列芯片,高通的骁龙系列芯片,也都是交由台积电制造的。
只能说,谁也没有想到美国商务部会如此不讲道理,不仅限制华为麒麟芯片代工,还进一步收紧禁令,禁止包括联发科在内的其他芯片厂商出售芯片给华为。
那么问题来了,华为有三大核心业务,为何只有芯片业务受阻呢?原因很现实,就是因为华为芯片业务在核心领域没有做到“去美化”。运营商业务为什么没事?5G业务为什么没事?就是因为这两大核心业务既可以不用美国技术,也可以不用美国设备。
知道问题发生的原因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当下华为芯片业务受阻,唯一的也是最好的破局方法就是建立“去美化”供应链。我们可以自研技术,用自己的设备;也可以用欧洲的技术,欧洲的设备;又或者是用曾经在半导体领域辉煌一时的日本的技术,日本的设备。总之,就是不用和美国相关的技术或美国相关的设备。
而且从美国商务部8月17日的禁令来看,美国商务部的手已经伸得实在是太长了,哪怕是用了美国公司的一颗螺丝钉就要遵守他们的“禁令”。试问,全球哪一家科技公司可以保证自己连美国公司一颗螺丝钉的技术都没有用到呢?
唇亡齿寒的道理这些科技公司不可能不懂,之所以现在都还忍气吞声,无非是没有出现一个真正能抗住打压的标杆性企业。但是俗话说得好,弹簧压得越低弹得越高,美国商务部对华为无底线的打压终有物极必反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