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从辉煌到衰落,仅仅用了20年时间,成倒退最厉害的国家
世事无常,繁华如梦。人的一生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时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呼啦啦似大厦倾,树倒猢狲散。
人的命运如此,何况是一个国家的命运。人生或许会经历从富裕到穷困潦倒,那么倘若是一个国家,经历了沧海桑田,由富裕再到贫困潦倒,又会是怎样一番场景呢?
人的命运天注定,那么一个国家的命运难道也是上天注定的吗?曾经的南斯拉夫在世界舞台上风云一时,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富裕程度,甚至一度让人认为南斯拉夫已经背离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逐渐向资本主义靠拢。
即便这个联邦共和国往日如此辉煌强大,但是当它一旦走上了下坡路,那些繁荣昌盛的岁月似乎也就一去不返了。原来属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塞尔维亚共和国,被称为是世界上倒退最厉害的国家,它从辉煌到衰落,仅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
塞尔维亚的光辉岁月
说起塞尔维亚共和国,就必须要说起它和南斯拉夫的关系。塞尔维亚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战败,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南斯拉夫王国。
最早南斯拉夫王国就是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联合组成。其后这片战乱频发的土地,在铁托的领导下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
到1946年,南斯拉夫这个联邦一共有六个共和国,其中塞尔维亚的人口数量最多。可以说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是在铁托手中重建的,他绝对是一个卓越的领导人,他打破了当时的苏联想要压制南斯拉夫的幻想。
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南斯拉夫就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了。回想一下七十年代的中国是什么样子,那个时候,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十分落后的,几乎不具备生产机动车辆的能力。那时候的人们,有一辆自行车就是十分满足的事情了。
但是在七十年代的南斯拉夫,汽车拥有量就达到了百分之四十,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七十年代的中国,经济才刚刚起步,但是南斯拉夫已经达到了发达的水平。
冰箱电视机这种曾经的“奢侈品”,在当时的南斯拉夫已经是稀松平常的家用电器了。曾经南斯拉夫联邦的所属共和国,国民生活都十分富足,年轻人穿着时尚,青春洋溢,社会发展迅速。
南斯拉夫的国民福利在当时的欧洲社会上,是比较优越的。其国民的教育,医疗和养老卫生服务在当时来讲,都是比较先进的。富裕发达的南斯拉夫在当时着实成为了一些华约国家的羡慕对象。
南斯拉夫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在铁托的领导下,这个联邦共和国也不放弃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在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的确有过很长一段的光辉岁月,在这个辉煌的时代,人民都过着富裕的生活。
世界上倒退最厉害的国家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进则退,这是生物界的法则,当然如果这种理论用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上,也一样成立。社会的发展,不是在进步就是在倒退。
但是当今这个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国家还是不少的,相反的,说起哪个国家倒退最厉害,人们一时之间或许还没有什么概念,特别是那种曾经富裕如今变得贫穷的国家。
如今的塞尔维亚正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在欧洲,它似乎已经处在一个很委屈的状态很长时间了,但是曾经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还没有解体的时候,塞尔维亚可不是这番景象。
这个国家从富裕到如今的贫困潦倒仅仅用了二十年时间,那么这二十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把这个七十年代十分发达的国家一下打回了解放前。
南斯拉夫的富裕发达,随着领导人铁托的去世,这段光辉岁月也就随之落幕了。铁托逝世后,新上任的领导人再也没有如铁托一般的凝聚力。而南斯拉夫本来就是一个混乱的多民族联邦制国家。
曾经在铁托强势的领导下,西方一些国家的阴谋诡计没能破坏了南斯拉夫的团结。在铁托去世后,这个国家的民族问题,矛盾争端,就都逐渐地浮出水面了,这为以后的解体就埋下了伏笔。
1992年,被称为“巴尔干之虎”的南斯拉夫宣告解体了,塞尔维亚是解体后继承者,但是在2006年,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与塞尔维亚“和平分手”,当年南斯拉夫的继承者塞尔维亚,就俨然变为了一个内陆小国,昔日辉煌早已不再。
曾经的塞尔维亚,放眼整个欧洲,都是不能被轻易忽视的角色。而如今的塞尔维亚,其国土总面积仅8万平方公里。风云变幻,塞尔维亚倒退到如此地步,也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美国对塞尔维亚发动的科索沃战争,这场历时了七十多天的空袭,也让塞尔维亚一时成为了人间炼狱。
二十年后跌落神坛
对于塞尔维亚来说,从曾经在欧洲的崛起,到沦为如今的贫困潦倒,的确是有些悲催的事情,用了二十年,就跌落神坛的塞尔维亚在这种憋屈的状态中,依旧挣扎着存活着。
塞尔维亚能有今天这种落魄的场景,与欧盟国家当年的挑唆分化,以及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塞尔维亚发动的科索沃战争是不无关系的。
不得不说,在南斯拉夫解体后,塞尔维亚的经济发展就开始走了下坡路。再加上社会矛盾频发,西方思想的不断渗透,让年轻一代高喊自由平等,西方式的民主开始逐渐肢解塞尔维亚。在南斯拉夫解体后,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的南联盟,最终也没能将昔日的辉煌延续下去。2006年独立后的塞尔维亚形势显得更加紧张。
彻底失去了出海口的塞尔维亚,俨然已成为了一个内陆国家,这对其经济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素。虽然独立后的塞尔维亚,国内已主要是塞尔维亚族人占大多数,但是民族分裂问题依然是一个隐患。
塞尔维亚北方的伏伊伏丁那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是一个自治省。但是除了塞尔维亚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仍有分离倾向。
科索沃就是西方国家以强硬的手段,将其与塞尔维亚活生生割裂开来的。自始至终塞尔维亚都不承认科索沃的主权和独立,这也延缓了塞尔维亚加入欧盟的脚步。
在历史上,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的矛盾和仇恨一直存在,但加入了欧盟和北约的克罗地亚在诸多方面的发展早已强于塞尔维亚,因此其对于塞尔维亚的打压是必然的,两国始终充满着火药气味。
塞尔维亚不光是从富裕沦落到贫困潦倒,其苦逼的成分还在于,本身已经发展缓慢,但是还背着许多沉重的包袱,因此更加步履维艰。
小结:
昨日的辉煌已难在复制,只能是立足于当下,谋求更符合自己利益的发展和建设。许多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了塞尔维亚成为了世界上倒退最厉害的国家,但是历史的车轮必将不断往前。
周边各国都对其虎视眈眈,但是塞尔维亚也算是一个战斗民族,它还是有着如当年在铁托领导下的那种不服输的态度,努力奋斗,积极发展求生存。
历史不断在更迭,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的进步和变革,不是沉睡在旧梦中,也不是在苦难地打击下一蹶不振。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也是同样道理。虽然一个国家从富裕发达到跌落神坛用了二十年,但是再想要攀上高峰,就或许要用上四十年,八十年,甚至更久。中国有句著名的古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