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和他的《万历十五年》
1981年,一本描写明代历史的历史书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美国每天都有无数的图书出版发行,其中能成为畅销书的寥寥无几。但当美国著名作家厄卜代克在New Yorker杂志撰写书评推荐该书后,所有人才开始认识到这本书的价值。
你很难想象美国人会对一本讲述中国明朝的历史书如此着迷。最终该书获得了美国国家书卷将历史类好书的两次提名。虽然没有得奖,但已经让许多人知道了这本书以及这本书的作者。
1918年,那是一个纷乱的年代,一个激情的年代,一个旧规矩和新思潮不停碰撞的年代。在这一年,孙中山准备改组国民党,徐世昌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而黄仁宇正是在这一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福林镇的一个普通小村中。
黄仁宇的父亲黄震白曾经在同盟会担任基金成员,尽管并不是核心人物,级别也不是很高,但在那个白丁数量占据大多数的年代,黄仁宇无疑是幸运的。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黄仁宇从小就喜爱看书,作文章,年仅15岁就开始给当地的报社投稿,写作的热忱从未间断过。当时的《湖南日报》副刊连续刊登了他写的世界名人传记,且每一篇都有他自己手描的人物画像。
注:青年黄仁宇
18岁时,黄仁宇如愿考入天津南开大学,他渴望像那时的所有学生一样,学成一身本领,用手中的笔为刀,纸为剑来报效这个早已伤痕累累的国家,梦想着成为像鲁迅、李大钊、陈独秀那样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如果事情正常发展下去,或许会这样吧。但抗战爆发了。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中华民族真正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在这种危难关头,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挺身而出,为了自己的家园和侵略者做着顽强斗争。黄仁宇自然也不例外。
抗战爆发后,黄仁宇毅然决然决定辍学,加入了国军,并在之后的抗战期间担任国军下级军官十年,甚至还参加了远征军,入缅甸作战。1944年5月,黄仁宇在缅甸密支那负伤后回国,受颁陆海空军一等奖章,抗战结束后,担任国军第三方面及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司令部少校参谋。
黄仁宇的戎马生涯一帆风顺,但他心里的那个写作梦永远都未曾遗忘。1950年,黄仁宇退伍之后远赴大洋彼岸的美国,于密歇根大学攻读历史。当时他以34岁的“高龄”从大学三年级读起,靠着不懈的专研和努力,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实在很难想象,一个人身处异国他乡,究竟面对着何种困难,来面对每一个孤寂的夜晚。
博士毕业后,黄仁宇在纽约州立大学担任分校教授,期间他的写作也未曾停歇,他多次向出版社投稿,但反响并不强烈。受此影响,他的教授职位岌岌可危,1980年,由于多年没有出色的新著面试,黄仁宇被解聘。但命运有时候就是如此神奇,令人完全捉摸不清。
就在黄仁宇被纽约州立大学解聘的第二年,他此前撰写的《万历十五年》被出版发行并且迅速成为畅销书,家喻户晓。人生有时候就是如此奇妙,不是吗!
黄仁宇的历史观念以“大历史观”著称,强调背景和事件发生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是经历无数先决条件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这一点在《万历十五年》中的体现尤为突出。
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书中的七个章节恰恰对应着历史上的七种关系,如皇帝与群臣的矛盾、保守派与自由派的冲突、官员与官员的制衡等等。在书中,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僚,是将军还是士人,他们都拥有着各自的理想,但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他们在相互制衡的冲突中彼此消耗,最终导致整个帝国的平庸和风雨飘摇。
在书中,每一个人物也对应着一种状态。张居正是过去式、万历皇帝是活着的祖宗、申时行代表着规律秩序、海瑞是古怪的模范官僚、李贽是自我冲突的,戚继光则代表着大明武官最后的倔强。通过阅读,这些人物鲜活地浮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清晰地了解那段时间,即公元1587年所发生的那些故事。
对于现在的我们,特别是平时很少接触历史类书籍的人来说,这本书或许稍显枯燥,但如果你仔细品读,就能发现字里行间都是做人的道理以及官场的智慧,这也是为何本书在《人民的名义》中出现的原因。
1979年开始,黄仁宇离开教学岗位潜心写作,先后出版了《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著作,享誉华人史学界。2000年1月8日,黄仁宇病逝于纽约上州医院,享年82岁。年少时投笔从戎,中年时潜心学术,晚年时功成名就,或许这不是每个人都羡慕的人生,却是最适合黄仁宇先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