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家庭,尤其是孩子长大之后。
孩子们需要适当远离父母,但同时也要陪伴父母一同成长。因为孩子们要不断地向外探寻,而父母的任务则是要保持与孩子的联系。
做父母的,要在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护送他们进入到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如果父母满足了孩子们的依赖需求并且鼓励让孩子独立,那么孩子将始终与父母保持联系。即使他的注意力转向了同伴,父母都会是孩子心中永远的存在。
即使在孩子寻求独立的时期,父母在他们情感和道德方面的指引也是十分重要的。
虽然孩子们会在家庭以外的世界里找到亲密关系,但是他们仍然需要家庭中的这种稳定坚实的亲密关系做后盾。这种关系是他们在家庭之外找不到的。
父母需要鼓励孩子在情感上依赖父母,直到他们可以在情感上依赖自己。
以独立为名刻意远离父母,并不是孩子情绪发展的健康表现,而是一种破坏性的标志。
即使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一些问题,父母的主动修复永远为时不晚。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孩子反而会与父母联系密切。强迫孩子接受父母的意愿,则孩子有叛离的可能。
父母要倾听孩子的意见,而不要对孩子发号施令。父母倾听越多,孩子反而会越多地征求父母的意见。
孩子肯定会有主动与父母沟通的时候,奇怪的是很多父母在这个时候不知是出于恐惧还是出于腼腆,往往会逃避。这会很让孩子失望。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自己做出很多摸索,比如换个发型,换个服装样式,此时父母不要期望用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如果要提意见,只提一次,并且一定要婉转表达。否则,父母一开口,孩子就会激烈地逃避或拒绝。
要欢迎孩子选择的朋友。
不要给孩子买许多礼物。孩子能区分开情感性和物质性,他们会敏感地发现父母试图用金钱来购买他们的善意。他们虽然不会拒绝礼物,但是这会透支你们之间的情感储备。
孩子就是孩子,肯定会有对父母发火的时候。不管什么原因,父母都要冷静。
尽可能与家人共度时光。不是在每一次交流过程中孩子都会与你亲近无比。但如果你主动创造了足够多的机会和孩子在一起,那么亲近之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让父母与孩子之间不断的联系成为习惯,双方就能慢慢坦然待之。
永远不要忘了和孩子打招呼和说再见。但是很多家庭都忽视了。
孩子永远是孩子,要时刻满足他们对父母的依赖。这不是在鼓励他们依赖父母,而是让他们表现出来,而不是憋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