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廿载赵宋王朝,十八帝王家国天下(南宋)
#历史开讲#
北宋末年,金人攻下开封,钦宗不敢抵抗,一心想要上供求和,可金人哪里还看得上上供的那些银钱,他们扣下徽、钦二帝,肆意侮辱,索要千万金银和马匹。
当金军统帅得知外逃到康王赵构在河北积极部署军队时,担心自己无力统治中原,决定在开封城烧杀抢掠之后,班师回朝。
在掳掠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祭祀礼器、古董文物之后,金人带着数以万计的图书、宫人、内侍、倡优、工匠,当然还有宋朝的皇室、嫔妃、亲王、公主、驸马等等浩浩荡荡北上而去,沿路百姓尽遭涂炭,这就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是宋人永不想揭开的屈辱伤疤,给宋人留下了难以治愈的伤痛,也激励着后世的仁人志士奋发图强。
六、宋高宗赵构(1107-1187)
赵构是宋徽宗的第9子,他自小不受徽宗的宠爱,靖康元年以康王的身份,被送到金营做人质。
可命运就是那么的无常,不知为何,金人怀疑他不是真正的亲王,就把他放了。接着金人攻入开封,掠走徽、钦二帝,赵构义无反顾举起宋室大旗,在杭州站稳脚跟,建立了南宋。
高宗21岁登基,在位35年。晚年将皇位禅让给孝宗,安享富贵25年之后,以81岁的高龄寿终正寝。81岁,在皇帝里面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高龄。
作为“中兴之主”,高宗没有像刘秀那样斗志昂扬、豪情万丈,相反,他在金人面前极尽卑躬屈膝,一味求和投降。执政期间任由秦桧专权,冤杀岳飞,错失了最后一线收复旧河山的机会。
七、宋孝宗赵昚(1127-1189)
高宗早年在逃跑途中坠马受伤,丧失了生育能力,只生过一个儿子还早夭了。大臣们纷纷建议从太祖的后裔中选继承人,就这样,太祖四世孙赵昚就被立为太子,成为孝宗。
孝宗36岁登基,在位27年,68岁去世。
孝宗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不甘偏安一隅,力图恢复中原,并积极改革内政。只可惜主和派极力阻挠,朝中也没有可以倚重的大将,中兴之路付之东流。
孝宗和高宗虽然是假父子,但情比真父子,他对高宗的孝顺是发自内心的。但是他只比高宗多活7年,他的皇帝生涯一直没有摆脱高宗的牵制。
或许他是羡慕养父高宗晚年安详的生活,也或许是对于朝政的无力,他在62岁的时候将皇位禅让给儿子光宗,哪知光宗不孝,令他抑郁成疾,在失望和悲愤中死去。
八、宋光宗赵惇(1147-1194)
光宗42岁登基,在位5年,因精神病发作,47岁被迫让位,54岁去世。
光宗的病一方面源于对父亲孝宗的猜忌,他非长非嫡,24岁被立为太子,当了将近20年的太子,总担心被废,就算当了皇帝还是心惊胆战,怕废他重立。另一方面他的皇后李凤娘飞扬跋扈,处处压制他。在重重高压之下,他疯了。
九、宋宁宗赵扩(1168-1224)
赵扩是不情愿被强行推上位的皇帝之一。他智商不高,毫无主见,任凭权臣摆布。
他27岁登基,在位30年,57岁去世。
从他开始,南宋开始权臣当道的时代。他在位期间,前期朝政被韩侂胄把持,后期被史弥远把持。南宋就像一艘千疮百孔的破船,朝着深不可测的大海驶去,再也没有了上岸的希望。
十、宋理宗赵昀(1205-1264)
宁宗赵扩依然没有自己的子嗣,原本定下宗室子赵竑为继承人,但是权臣史弥远和赵竑不和,于是就找到民间已沦为平民的太祖十世孙赵昀,偷偷将他养在别处,待到宁宗一死,直接将他带到灵前,推上皇位。
理宗20岁登基,在位40年,60岁去世。
理宗在位前10年,朝政被史弥远把持;中间20年他采取一定的改革措施,力图有所作为;后10年又沉迷于享乐,朝政落在奸佞手中。
十五、宋度宗赵禥(1240-1274)
如同宁宗、高宗一样,理宗也没有亲生儿子,就选了亲弟弟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亲侄子继承皇位,就是后来的度宗。
度宗的母亲是陪嫁的侍女,地位卑微,怀孕后怕受到大妇的打击,曾服药堕胎,但是没能成功。或许是受到药物的影响,度宗发育迟缓,7岁才会说话,智力也明显低于正常的孩子。
度宗25岁登基,在位10年,35岁就去世了。
资质愚钝的他,一生受制于权臣贾似道,昏昏碌碌度过了荒淫无度的君王生涯。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死于宋朝灭亡之前,没有成为亡国之君。
十六、宋恭帝赵㬎(1271-1323)
赵㬎是度宗的嫡子,却不是长子,即位时年仅4岁,他还有7岁的哥哥和3岁的弟弟。
恭帝在位仅2年,宋朝就投降了元朝。恭帝和其他皇室成员被掳北上。元朝的统治者忽必烈不像金朝统治者那么残暴,他对汉人的儒家文化比较推崇,身边聚集着不少儒士。
或许是在儒士们的影响劝说之下,投降的皇室成员——当然主要指高阶皇室,在元朝受到了较好的供养。
度宗成年后,被送到吐蕃学习佛法,多年苦读,他精通佛学,一度成为萨迦大寺的主持。他翻译了很多深奥的佛学专著,被藏史学家列入翻译大师之列。
在53岁时,因为写了一首怀念故国的小诗,被元英宗赐死。
十七、宋端宗赵昰(1269-1278)
元军进入临安之前,谢太皇太后命人将两位皇子赵昰和赵昺秘密送出了宫城。
两位小皇子流亡在外,在福州,8岁的赵昰被扶上皇位,是为端宗。可惜逃亡的途中饱受惊吓,惊恐成疾,2年后就去世了,年仅10岁。
十八、宋少帝赵昺(1272-1279)
端宗死后,7岁的赵昺被立为帝。此时小朝廷已经被逼到崖山,元军三面围攻,残留的宋军和元军展开输死搏斗,最终不敌,少帝身穿龙袍,胸挂玉玺,随着陆秀夫跳海自尽,年仅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