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宁格勒德国皇族的龙兴之地,为何成为俄罗斯国土的飞地
在世界地图上俄罗斯的版图幅员辽阔,在波兰和立陶宛之间,有一块俄罗斯的飞地。这块飞地就是大名鼎鼎的加里宁格勒,它就像一把尖刀横插在北约成员国内部。
它还有一个德国名字叫柯尼斯堡,而且很早以前还是德意志皇族的“龙兴之地”,柯尼斯堡--意思是国王之山,是条顿骑士团为了纪念波希米亚国王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出资建造此城。那么它又为什么成了俄罗斯的领土了呢?
随着第五次十字军东征的失败(1217~ 1221年),著名的三大骑士团之一的条顿骑士团(别称德意志骑士团),征服了普鲁士地区和该地古普鲁士部落,建立条顿骑士团国。并在1255年,在桑比亚半岛南部修建了要塞---柯尼斯堡。
1454年,普鲁士人起义反抗条顿骑士团的统治,并得到波兰王国的支持。1457年,条顿骑士团战败,被迫将首都从马林堡迁到柯尼斯堡,割让但泽等地给波兰,并沦为波兰的附属国。
1525年,末代大团长阿尔布雷希特宣布条顿骑士团国,放弃天主教,改信基督教。随后他建立世袭的普鲁士公国,定都柯尼斯堡,从此团长成了“普鲁士公爵”。
1618年,第二代普鲁士公爵腓特烈逝世,他的女婿勃兰登堡侯国选帝侯约翰·西吉斯蒙德,继承普鲁士爵位,从此勃兰登堡-普鲁士建立。
1656年后,勃兰登堡-普鲁士被迫成为瑞典和波兰附庸国,直到1660年,才重获独立。
1701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为了嘉奖选帝侯腓特烈三世,在西班牙王位争夺战中的支持,允许他更进一步,加冕为国王。
选帝侯腓特烈三世只能在柯尼斯堡加冕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这也拉开了普鲁士王国统一德国的序幕。自此普鲁士的首都从柯尼斯堡迁到了柏林。
直到1758年初,俄罗斯帝国在欧洲七年战争中,第一次占领了东普鲁士和柯斯尼堡,并先后任命了五任总督。
1762年俄罗斯沙皇彼得三世继位,与普鲁士讲和,归还所有普鲁士被占领土。柯斯尼堡又重新回到普鲁士手里。
1806年普鲁士被法国拿破仑击败,柯斯尼堡成了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避难所。
1864年到1871年,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帮助下,普鲁士王国发动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最终完成了德意志统一。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当德国统一后,此时全球的殖民地已经被瓜分殆尽。德国作为新兴的帝国,必然和老牌殖民国家冲突不断。
最终在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年之后,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战胜了,以德意奥为首的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灭亡,德国割让8.8万平方公里土地给周边国家,约占德国领土1/8,只保留了东普鲁士地区,并需要赔偿113亿英镑。
到了1939年恰逢全球经济危机,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首的法西斯三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全球在付出重大牺牲后,终于在1945年取得胜利,英法苏签订《波茨坦协议》,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割占东普鲁士和柯尼斯堡,并将这个地区改名为加里宁格勒。
二战后,1949年英美法占领区成立了联邦德国,苏联占领区成立了民主德国,自此德国分裂成了两个国家。
1990年恰逢东欧剧变,两德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和英美法苏进行了多轮会谈。甚至修改宪法声明:在已统一的领土以外,没有任何德国领土尚未加入德国。同时和波兰签署边界协议。
这些举措实际上宣告德国彻底放弃了对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但泽和东普鲁士的领土诉求。
1991年苏联解体,立陶宛独立,加里宁格勒成为了俄罗斯的飞地。
目前加里宁格勒的德国人口已经被俄罗斯人替代,该地彻底俄罗斯化。昔日德国皇族的龙兴之地,最终沦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1946年,苏联为纪念去世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将柯尼斯堡改名加里宁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