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法华经》: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源于《法华经》: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是“锲而不舍,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勤奋进取的意思。有名言: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只要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每天像个卒子一样前进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终会有所成就。唐,白白的,徒然的意思。唐捐,虚耗、废弃的意思。
佛家语,意思是努力地某件事所下的功夫不会白白地浪费。世界上的所有功德与努力,都是不会白白付出的,必然是有回报的。功不唐捐出自《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而里面的"福不唐捐",后人逐渐写成了"功不唐捐",也把经文里比较单纯指代的佛教功德的"福",扩展成了可指代一切奋进努的"功"。
胡适在给大学生讲演时说: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的丢了。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的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你不信吗?法国被普鲁士打败之后,割了两省地,赔了五十万万法朗的赔款。这时候有一位刻苦的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终日埋头在他的化学试验室里做他的化学试验和微菌学研究。他是一个最爱国的人然而他深信只有科学可以救国。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3)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他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药苗。
鲁迅曾用一个笔名,叫唐俟。对此,其弟弟周作人在1953年出版的《鲁迅的故家》一书中也曾作过解释,说:“洪宪发作以前,北京空气恶劣,知识阶级多已预感危险,鲁迅那时自号‘俟堂’,本来也就是古人的‘待死堂’的意思,或者要引经传,说出于‘君子居易以俟命’亦无不可,实在却没有那么曲折,只是说‘我等着,任凭什么都请来吧。’后来在《新青年》上发表东西,小说署名‘鲁迅’,——诗与杂感则署‘唐俟’,即是‘俟堂’二字的倒置,又照古文上‘功不唐捐’的用例,可作空虚的意思讲,也就是说空等,这也可以表明他那时候的思想的一面。”周作人的解释却是确属精当。我们从《呐喊·自序》中知道,在这一时期,鲁迅在寂寞中正持一种深刻的悲观态度,为此而在稍后不久和钱玄同的谈话中提出了著名的“铁屋子”的比喻。正如王晓明教授所说:“他竟会取这样的名号,刻这样的印章,就是再粗心的人,也不难想见他的心情,一种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深刻的悲观,一种对于历史和将来的凄苦的绝望,正交织成他这时候的基本心态。”
从另一方面来看,唐俟正是功不唐捐一词的化用。只不过于鲁迅而言,“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鲁迅是太怕功要唐捐了。
功不唐捐,在西方也有相关体现,很重要的一个便是《阿甘正传》里所阐释的巧克力生活哲学。life was like a box o'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gonna get !这句话已经被太多的评论提及。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选择,可以说的太多了!
生活是需要智慧的,但是只有最好的智慧才能生活好,少一点也不行,少一点你会患得患失,看不清大局,看不清生活的真正内涵,少一点你可能还能看见一些细枝末节,生活的蛛丝马迹,但是却看不到最关键的部位,生活又是不需要智慧的,没有智慧的人能活得快乐能不顾失去的痛苦能忘却一切曾经或者即将困扰着有智慧的人的事,没有智慧的人脑袋里只有一条道,只要你愿意真的可以一条道走到底。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不曾有千虑,仍可一得。
王小波说过,"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情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就很高兴。"但是追求智慧的过程中,我们看不到尽头,什么是智慧的尽头呢?古希腊的先哲们穷极一生也没有追寻到的答案,必定会困扰着无数追求者的内心。没有足够的智慧或许会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怀疑自己,悲天悯人惶惶不可终日,只有足够智慧的人才能了解,这不过是个探索的过程,或许,你可以不用追求这种所谓的智慧,这样也不会有困惑可言了。
在阿甘的眼里,如果不是妈妈告诉他不要让别人说出我比你聪明比你强大,他或许不会知道有聪明这个词,他或许甚至不会在向jenny求婚的时候黯然神伤的说出自己不够聪明的话,也不会在听到自己有了儿子后一脸的无奈恐惧战战兢兢的问道他足够聪明马的语句,当然他只是知道了自己没有足够的智慧,对于这个神圣的字眼,他是不了解的,他拿什么来了解呢?他也不用去了解,不知道所以不感兴趣不感兴趣所以不会追求,所以当有智慧的人在拼命追求更高的智慧的时候,他在走自己脑中的唯一一条道,上帝给什么我就吃什么,即使是苦的也心甘情愿,而有智慧的人们却在为显示自己的智慧不断的在上帝给的巧克力中挑来挑去,无论挑到什么,总是感觉不到已经在手的巧克力有多好。
因为不够智慧,阿甘是没有恐惧的,当妈妈患病在床临死说着“Death is just a part of life .Something we are all destined to do”的字句,甘只是傻傻的,默默的听着,死亡,在他看来,是那样正常,不仅仅是因为这是妈妈嘴里说出来的,也是生活的种种告诉他的,那个要和他合伙做虾船的captain buford就死在他身旁,他有为布巴伤心,可是在我看来,他的伤心不是因为死亡,却是因为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因为不情愿来到战场却死于意外,谁知道呢?如果布巴临死的时候不说我要回家而是说着,看,我要死了。或许甘也会理所当然的接受吧。所以甘是接受者,接受上天的一切。所以,恐惧根本不是恐惧,什么都是一样的。对他来说,给与什么,自己都是一个选择,run,run,run......
或许,这也是功不唐捐的另一种解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