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梭哈老人”背后的故事:一场鲜为人知的悲剧和不白之冤
2018年,一张老大爷“挥斥方遒”的照片在网上流传,老人严肃的面容,挥动着有力的手臂,看起来有些莫名的喜感。
彼时,互联网迎来新的发展,各大社交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加之4G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世界这个大家庭中,而老人的“走红”恰好赶在这个“风口”,一举火遍全网。
老人的照片被恶搞成各种说明,掀起了全民PS的热潮。
从最初的“程序员”老人,最出名的“梭哈”老人,到之后各行各业都加入其中,将老人的照片做成自己行业的表情包。
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原本默默无闻的老人被推上神坛,风靡全网。
哪怕已经过去了4年的时间,但老人的表情包依然在网上广为流传,由此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他的喜爱。
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老人的照片早在2009年就已经出现,甚至还登上了央视,但相比于如今人们的喜爱和欢笑,当时他更多的却是受到口诛笔伐。
这张表情包的背后藏着的历史,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加久远。
见义勇为的好事,成了惨痛的悲剧
老人全名叫王守海,是一位从事打捞落水尸体的捞尸人,他的故事,还要从一起震惊全国的落水悲剧说起。
2009年10月,彼时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15名长江大学的学生相约一起到长江荆州宝塔湾附近游玩。
准备、集合、出发,15名大学生按照约定来到目的地,欢快的玩了一天之后,他们惬意地坐在沙滩上休息。
正当这群大学生在沙滩上开心的野炊时,一阵断断续续的呼救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两名儿童因失足落水,在诺大的江中苦苦挣扎。
没有犹豫,15名大学生跑到江边,其中三名男生更是二话不说,纷纷跳下去救人。
参与救援的小李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说道:
“当时感觉离小孩子很近,大概只有50米左右,感觉能将他们救起来。”
距离不远,加上自己水性不错,这些原因成了学生们下水救人的底气,但他们忘记了自己昔日最多只是在游泳池、小河小溪里戏水,如今要面对的却是一条奔涌的大河。
下水救人的学生们高估了自己的游泳技术,也低估了江水的汹涌。
江面之下,暗流和旋涡像磁石一般,紧紧拉扯着众人,加之身上穿着牛仔裤,吸水后很重,小李在抓住一个溺水的孩子,往岸上的方向游了几米后就已经感觉体力不支。
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小李朝着岸上呐喊,而岸上的同学在注意到他的情况后,其余会游泳的学生纷纷跳入水中参与救援,另外一部分则组成“人链”,试图将筋疲力尽的同学拉回来。
另一边,学生方招和另外一名同学顺利救到了第二个孩子,两人拼命拖着孩子游回岸边。
孩子被救上岸了,可方招却因为耗尽体力,被奔涌的江水吞噬,生死不知。
然而,悲剧并没有止步于此,正当同学为方招的遭遇感到担忧时,“人链”断了。
在激流的江水中,身上没有任何负重就组成一道“人链”,这本身就是极其危险的行为,在水流的冲击下,“人链”最前端的几名学生全部掉入水中。
无助、慌乱的情绪在这群学生中蔓延,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的见义勇为会变成如此的悲剧。
三名牺牲的英雄,成了要挟的资本
这件事发生的时候,在江堤百米外恰巧有三名冬泳队员,他们听到岸边的动静后一路狂奔,跳入水中救人。
一位冬泳队员说:
“我游到一个女生旁边的时候,她刚好在下沉,幸好快了一步才能抓着她的头发,再迟那么几秒,人就没了。”
一番抢救之后,三名冬泳队员救下了6名学生,这也让他们筋疲力尽,瘫在沙滩上不断喘气。
学生们喜极而泣,在互相安抚的同时也开始清点人数,这一数,他们才发生15人的团队如今只剩下12人,方招、何东旭、陈及时三名男生还在水中。
三名冬泳队员
“求求您再下水看看好吗,我们还有同学在水里”,几名女生抱着一个63岁的冬泳队员的大腿,不断哀求。
作为常年和江河打交道的冬泳队员其实内心早已明白,就算水下还有学生,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生还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
不忍心看着孩子的哀求,冬泳队员强拉着疲惫的身躯继续下水寻找,这一次他又下潜了3米深,但依旧一无所获。
望着探出水面摇头的冬泳队员,岸上的学生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在这一刻,他们原本内心还抱有的希望被彻底打碎。
“活见人,死见尸”,如今同学遇难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可因为水域面积太大,连他们的遗体都难以找到。
每每想到这,不少女生更加难过,哭成了泪人。
就在众人悲痛和无助的时候,一个名为陈波的男人出现了,他是王守海的上头,也是捞尸队的老板。
在那个年代,因为人们防水意识单薄的原因,溺水事件时有发生,因此也对“捞尸队”的存在习以为常。
陈波看着哭红了双眼的大学生们,打电话叫来了两艘打捞船。
看到这,或许不少人都会认为陈波会主动去打捞三名学生的遗体,实际上,当时岸上的人们也是这样想到。
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陈波让打捞船待在原地不动,自己和闻讯赶来的长江大学老师谈起了“捞尸体”的价钱。
“白天12000元一人,晚上18000一人,一手交钱,一手捞人。”
陈波知道三名大学生是为了救人而不幸身亡,但尽管如此,他依然将金钱放在第一位,强硬要求学校老师给钱才能打捞遗体。
这场因见义勇为引发的悲剧,到头来却成为了陈波趁机敛财的机会,看着这一幕,在场不少人气得发抖。
恳求与悲痛,震惊全国的悲剧
长江大学的老师们在知道消息后急匆匆赶到事发现场,身上哪有带着这么多的钱,无奈之下,他们只好东拼西凑,最后拿出了3700元给陈波当押金,又额外按照要求买了一条300元的烟给他。
在拿到押金和香烟之后,陈波才慢吞吞的示意打捞船“捞人”,王守海在听到上头的示意后,连忙开始工作。
打捞的速度很快,短短半小时不到,陈及时就被捞出水面,这个19岁的少年仿佛睡着了一般,让人看了忍不住流泪。
王守海和另外两名同伴,合力将遗体拖到岸边,交给了学校的老师和学生。
陈波看王守海如此“主动”把遗体交出去,气急败坏地指着他们骂:
“你们是第一次搞这种事啊?懂不懂规矩。”
之后,陈波又找上了长江大学的领导,表示自己已经打捞上来一个人了,必须要给钱。
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纷纷哀求陈波继续打捞,为此还打电话给学校会计,证明钱已经在路上了。
听到这句话的陈波才松口让王守海继续打捞,而被骂了一顿的王守海在收拾完工具之后,默默继续做着自己的工作。
第二具遗体被打捞起来了,是救人过程中被暗流拖走的方招,因为上一次“主动交人”被骂,这一次王守海三人并没有拖着遗体上岸,而是用绳子绑住方招的胳膊,“钓鱼”似的吊在水面上。
毫无疑问,这一幕刺痛了在场所有人的内心,尤其是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看着自己的学生见义勇为不幸牺牲,却遭到如此待遇,怒火和愤怒充斥着他们的双眼。
而这,恰恰是陈波想要的,他在激起人们怒火的同时,也趁机“挟尸”跟学校领导继续要钱。
在岸上众人的谴责和学校负责人口口声声保证一定给钱之下,陈波最终才同意将方招的遗体还回来,但因为钱不到位,他又拒绝打捞何东旭的遗体。
就这样,在僵持了将近半个小时之后,学校的会计带着钱款匆匆奔来,拿到钱的陈波才示意王守海进行第三次打捞。
此时已经是傍晚,天色已经逐渐暗了下来,岸上的人们只能隐约看见打捞船的身影。
40分钟后,何旭东被打捞上来,这一次没有任何阻碍,因为陈波拿到最后一笔费用。
长江大学的领导和老师带着学生们将遗体带回了学校,这一天发生的一切,对于他们而言都太过悲痛和荒谬,打捞船也消失在了夜幕中,只有陈波一人还在欢快的数着钱。
这件事的整个过程都被记者拍摄下来,上传到网上,毫无疑问,如此荒诞的事件迅速在全网引起热议,这就是当时震惊全国的“挟尸要钱”事件。
被惩罚的始作俑者,“梭哈老人”的遭遇
陈波火了,在人们的愤怒声讨中成了过街老鼠。
舍己救人的大学生,他们的遗体却像被钓起的鱼,泡在水中成了交易的“物品”,原本能行善的打捞船队却成了趁机要挟发财的恶徒。
可想而知,这一幕发生在现实中,给社会大众带来多大的震撼,不仅是网友,连央视都怒斥:“挟尸议价简直是突破社会的道德底线!”
事情经过不断发酵,陈波等打捞队老板最后退还了打捞费用,并且被判敲诈勒索罪,拘留15天罚款1000元。
这件事看似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因为受到惩罚的不只是陈波,还有王守海,这个在江河上靠打捞尸体的老人,成了人们唾骂的对象。
“没人性,不尊重死者”;
“连见义勇为的英雄都能下手要挟,真不要脸”;
“比悲剧更可怕的,是这些人的良心”;
从“挟尸要钱事件”发生后,王守海连门都不敢出,街上的人对他指指点点,伴随着无尽的谴责。
2010年8月18日,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的“金镜头”颁奖典礼在青岛举行。
其中,一副名为《挟尸要价》的照片作品以全票赢得那一年的最佳新闻照片奖,而发布者正是当时在现场拍摄记者张轶。
这件事原本已经被人们忘记得差不多,但《挟尸要价》的得奖,把将王守海再次推向风口浪尖,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老人无奈说出了真相。
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无疾而终
事发那天,陈波的哥哥打电话给王守海,通知他到宝塔湾附近打捞遗体。电话里,对方并没有告诉他,不幸溺水的大学生其实是救人英雄。
到了事发地点,王守海和同伴除了拖着第一具遗体上岸,剩下的时间都是在船上,根本听不见陈波和学校领导的对话。
那些引起人们争议的手势,其实不是自己想要钱,也不是加价的意思,而是因为那天风浪过大,他的声音根本没办法传到岸上,只能靠手势比划出“后退”的意思。
“捞尸人”这个行业有一个铁打的规定:不允许遗体登上船,哪怕一点点都不行。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不知遗体身份的情况下,王守海选择和往常一样,将遗体绑在船边。
实际上,在知道溺水者是学生后,王守海等人没有按照公司规定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主动将遗体交给学校老师,可以看出老人其实并不坏。
王守海说,那场打捞他拿到530元报酬,其中还包括工具的钱,在事后得知学生们的事迹,他将全部的钱都退还了回去,一分都没拿。
“我一生做尽好事,到头来却落了这样个骂名,我真的心里很不舒服。”
王守海在谈及网上对自己的谩骂,有愤慨,也有无奈,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参与过“挟尸要价”,只是单纯按照老板的吩咐干活,怎么就成了人人唾弃呢?
老人曾委托律师,起诉拍摄《挟尸加价》的记者张轶侵犯名誉权。
2013年,张轶因为肝癌不幸逝世,这件事最后还是无疾而终。
表情包背后的沉重,是故事也是警示
时至今日,百城君在提及“挟尸要价事件”时,依然有太多的愤怒和无奈。
这件事最让人感到心痛的地方并非在于大学生救人身亡,而是他们本是英雄,却沦为了某些无道德底线的人把玩的资本。
但反过来说,王守海只不过是陈波手下的一个“打工人”,连事情的具体情况都不知道,被迫承担骂名也有些不公平。
尽管名声遭到了重创,但王守海老人并没放弃“捞尸人”这份工作,在这片土地生活了几十年的他,依然时不时在江中出现。
他说:
“江上时常有人落水,“捞尸人”不仅是打捞尸体,也可以救人。”
今年的王守海84岁了,关于他的消息也很少再传出来。
前几年,老人在船上指挥的照片被网友翻出,做成了表情包。
王守海的儿子第一次看到这些表情包时还有些不解和愤怒,觉得是对父亲的不尊重,但后来慢慢释怀了:
“一个从小教育儿子要善良的人,怎么可能会做出“挟尸要钱”的事。”
对于不知道这个故事的人来说,“梭哈”老人的表情包只是无意间的欢笑,但对于熟悉这段往事的人而言,这其实是一种难以忘怀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