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m(BGM为啥让人“上头”)
BGM为啥让人“上头”
,浙江宣传,8分钟
相信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一看到某个场景,脑海中就响起了特定的BGM;或是在刷短视频时被一段BGM“洗脑”,以至于旋律在脑内循环播放、停不下来。
不久前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运动员入场曲《我们的亚细亚》,以及赛场上《千年等一回》《我姓石》《我的中国心》等,也让很多人直呼“很上头”“DNA动了”。一首首“魔性”BGM,不仅成为杭州亚运会气氛“担当”,也冲上了热搜,用网友的话说,“亚运会现场,没有一首BGM是白放的”。
那么,为啥BGM会让人“上头”?我们又该如何用好BGM?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
一
首先来说说什么是BGM。BGM是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乐)的缩写,最早起源于欧洲戏剧,有声电影出现后又得到了发展。与一般音乐作品不同,BGM更强调音乐与使用场景间的适配度。
在没有形成BGM这一专属概念以前,这些音乐更多作为伴奏呈现。而让人们强烈意识到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应有一席之地的契机,则要归功于其在影视领域的广泛应用。
比如,在电影《夏洛特烦恼》中,每次某位演员梳着90年代流行的港式潮男分头深情款款出现之际,必会响起歌曲《一剪梅》,不仅很有“笑”果,也加深了观众对特定音乐和画面的记忆。
如今,BGM广泛应用于短视频、游戏、动漫、酒吧、饭店、会展、景区等场景中。BGM与特定场景的紧密契合,往往会一秒唤起人们的专属记忆,给人以丰富的画面联想、强烈的情感渲染。
比如人们会在散步时因听到《月亮之上》而下意识跟着唱,临近岁末会因《恭喜发财》的曲调而感到年味渐浓,而当《采茶舞曲》《梁祝》等旋律一飘来,不论身处何地都会感到浓浓的江南风。
图源:视觉中国
二
BGM之所以越来越受关注,并成为一种重要的视听传播手段,离不开以下几个“特定功能”。
氛围“担当”。
多数BGM选取原创音乐中节奏感强、简单易记的精华片段,让听众快速进入特定空间,获得沉浸感与体验感。比如每逢国庆,“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的歌声就会传遍大街小巷;春晚结束,“难忘今宵”的旋律定会响起。而当人们身处某些特定空间时,也会不由自主地脑补相应的BGM。
社交“嘴替”。
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内容,可能会出现碍于言说、难于表达的情况。这时,一支适当的BGM也许就能胜过万语千言。比如,反映好人好事的正能量现场,忍不住就会配上《正道的光》;而一句“什么是快乐星球”,又成为网友们怀旧童年的“暗语”。可以说,BGM已经成为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的“嘴替”。
情感“桥梁”。
BGM自带音乐特有的“情绪”基因,让听众共享情感体验。比如在短视频平台上,《相约一九九八》《光辉岁月》等取自经典老歌的片段,再次翻红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追捧,也令无数中老年人听了感到青春再来。
音乐的情绪感染、情感传播能力,很容易引发共鸣、共情,以至于某个熟悉的BGM响起,人们就会成为旋律与歌词构建的“情感共同体”的一员。
破圈“辅助”。
随着一系列短视频的“出圈”,广场舞大妈们跳起Hip-hop、新闻配上动漫《不良人》的BGM,也被网友点赞“配乐有品”。中国的BGM更是火到了国外。近期,智利总统加夫列尔·博里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访华视频,配乐用的就是中国流行音乐。可见,合适的BGM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代际隔阂、跨越文化差异、促进沟通交流。
“山东舰航母编队参加东部战区环台岛演练”中使用《镇海》受到网友点赞 图源:央视新闻
三
随着使用频率越来越高,BGM被乱用滥用、被侵权使用等问题也值得关注。笔者认为,想要更好地发挥BGM的作用,还需把握好“三同”。
与场景“同声相和”。
想要让BGM与特定场景、人物产生紧密联系,首先需对特定BGM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歌曲意义等有一定了解。当前不少BGM来源于热度很高的原创歌曲,但有时由于被过度使用或场景错用,一些原创歌曲也受到“牵连”,被网友“嫌弃”。
比如,《听我说谢谢你》本是一首表达感恩的正能量歌曲,却因不少博主不分场合滥用,引发少数网友抵触情绪;还有博主将某名酒的广告曲配上了宠物猫闻自己脚的视频画面,而被告上法庭,被认定有损毁侮辱的嫌疑。可见,恰当使用BGM不仅是传播内容所需,也是法律对内容生产的规范要求。
与受众“同频共振”。
BGM的“出圈”,离不开好听耐听的底子,同时还要能拨动心弦、为受众提供“情绪价值”。比如,前不久被翻唱而爆红的歌曲《行走的鱼》,歌词“写一首歌给你听,来致敬你的阴影。人们传颂勇气,而我可不可以,爱你哭泣的心”,被网友评价“治愈了心中成长的不适和痛”。
当然,“同频共振”并不意味着使用BGM时要完全避免反差。相反,适度的反差可能就成为传播亮点。如社交平台上“出圈”的BGM《阳光开朗大男孩》,配上歼-20战斗机炫酷的翱翔飞行,就为视频增添了别样趣味。
与平台“同向奔赴”。
很多社交平台都有自己的“调性”,如果能够差异化使用BGM,可以强化平台在用户心中的独特定位。
比如近期爆火的BGM《爱如火》,在各平台的热度都很高,搭配的画面内容又不尽相同。抖音平台用户类别跨度较大,内容偏短平快,因此该BGM多用于匹配舞蹈视频,进行音乐与动作的“卡点”;而B站有着独特的二次元文化,《爱如火》BGM多配以动漫、鬼畜、恶搞、国潮等视频内容。
当下,一些主流媒体和政务新媒体平台,也在尝试在短视频中运用BGM来强化传播效果、贴近青年喜好。比如,国家消防救援局官方抖音账号在全国消防日这天,盘点了10首见证消防员的2022年的BGM,从《说爱你》到《孤勇者》,从《单恋一枝花》到《一路生花》,配合视频中消防队员的拼搏姿态、惊险瞬间和救援场景,震撼度拉满。有网友留言,“边看边哭”“每一个瞬间都是难忘记忆”。
全媒体时代,BGM的传播价值和功能日趋显现。相信只要顺势、借势而为,合理、合情运用,BGM将会助推更多优质内容“出圈”,“声”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