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698课:《诗经》“翙翙其羽”的“翙”字何义?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羽”部的五个汉字:“翽、翯、[上羽下王]、翇、翿”。这五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只有“翽”在简化为“翙”后成为通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诗经》中有“凤凰于飞,翙翙其羽”的句子。五个字的详情如下:
1、翽(翙)。读huì。《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翙,飞声也。从羽,歲声。《诗》曰:凤皇于飞,翙翙其羽。”形声字。本义是象声词。飞翔的声音。
这里引用的《诗》,指《诗·大雅·卷阿》:“凤皇于飞,翙翙其羽。”郑玄笺:“翙翙,羽声也。”高高的天上凤凰飞,羽翼翙翙响不停。这里的“翙”,用的就是它的本义,即飞翔的声音。
(凤皇于飞,翙翙其羽)
本义之外,翙还有其他用法:
(1)飞。韩愈《秋雨联句》:“毛羽皆遭冻,离蓰不能翙。”韩愈作诗,是爱用生僻字和生僻典故的。与人联句能用到“翙”字,并且用的是它的引申义。
(2)显扬。明代吾邱瑞《运甓记·官诰荣封》:“名翙鸾诰,彤管已垂,裳焚翟茀,窀穸(zhūn xī,墓穴;厚葬)已辉。”指死后声名已经显扬。
翙的小篆写法如图:
(翙的小篆写法)
2、翯。读音有两个:
(一)hè。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翯,鸟白肥泽貌。从羽,高声。《诗》云:‘白鸟翯翯。’”形声字。本义是鸟色白,肥壮而有光泽的样子。
(白鸟翯翯)
这里的《诗》,指《诗·大雅·灵台》:“麀鹿濯濯,白鸟翯翯。”毛传:“肥泽也。”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
后又指色白而有光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翯乎滈滈,东注太湖。”水流银光闪闪,奔向东方,注入太湖。
(二)hào。这个读音出自《集韵》。素羽。《集韵·皓韵》:“翯,素羽。”
翯的小篆写法如图:
(翯的小篆写法)
3、[上羽下王](GB字库已不收此字,只能描述字形为上羽下王)。读huáng。《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上羽下王],乐舞,以羽翿自翳其首以祀星辰也。从羽,王声。读若皇。”形声字。本义是一种[上羽下王]舞。一种乐舞,用羽盖蒙覆头部而跳舞,用来祭祀星辰之神。这种舞蹈,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传承了下来,只是不再仅仅用于祭祀星辰了。
([上羽下王]舞)
《周礼·地官·舞师》:“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帅而舞旱叹之事。”郑玄注引郑司农云:“皇舞,蒙羽舞,书或为[上羽下王]。教习羽舞,祭祀四方名山大川时率舞队前往舞蹈。教习皇舞,为解除旱灾而举行雩祭(求雨的祭祀)时率舞队前往舞蹈。
又用同“凰”。《字汇补·羽部》:“[上羽下王],又与凰同。《春秋纬》:凤凰作凤[上羽下王]。”清代王玉树《说文拈字》:“古凤皇字本作[上羽下王],后人通用皇,而[上羽下王]字遂废不用。”
[上羽下王]的小篆写法如图:
([上羽下王]的小篆写法)
4、翇。读fú。《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翇,乐舞执全羽以祀社稷也。从羽,犮声。”形声字。本义是舞者所执的雉羽。
(舞者所执即为翇)
《玉篇·羽部》:“翇,舞者所执。”《集韵·勿部》:“翇,舞羽。”
翇的小篆写法如图:
(翇的小篆写法)
5、翿。读dào。《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翿,翳也。所以舞也。从羽,tao声。”形声字。本义是古代羽舞或葬礼所用的旌旗。即羽葆幢。
(《汉语大字典》翿的配图)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翳、翢、翿同字。”《诗·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左执翿。”舞师乐陶陶,左手摇着翿。
(葬礼中的翿)
《周礼·地官·乡师》:“及葬,执纛。”郑玄注引《礼记·杂记》:“匠人执翿以御柩。”孙诒让《礼记正义》:“《杂记》疏云:羽葆者,以鸟羽注于柄头,如盖,谓之羽葆。葆谓盖也。……谓之羽葆幢,又谓之翿,御柩所执,与舞师羽舞所持,皆是物也。”
翿的小篆写法如图:
(翿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698,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