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试药、拿命换钱,揭秘试药人不为人知的故事
以身试药、拿命换钱,揭秘试药业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推出的新药要800多种,围绕药厂和医院参与试药的试药员高达50多万人,其中以年轻的大学生为主体,几乎占据了试药大军一半以上的比例!他们仗着自己年轻,以身试药,拿命换钱,并且以此为生!
从药厂到医院,并没有专门的试药队伍,但随着新药的发展,临床数据的采集需要越来越多的试药人,有试药人看到了这块空白的市场,于是就承揽了药厂和医院找试药人的业务,做起了专门的试药经纪人,他们专找年轻单纯、贪图享乐的大学生来试药,专门赚取这些大学生的卖命钱。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会成为试药大军?为什么他们愿意反复去做试药人,而不去找工作或者创业,踏实赚钱生活呢?
1
新药的研发、医学的发展需要勇敢的试药人,他们主要是从事医学研究的科学家和医务人员,比如建国初期的小儿麻痹症的疫苗,就是我们从小吃的“糖糖”,就是科学家顾方舟和他的团队无数次舍身试药,尤其顾教授让自己仅仅两岁的娃娃冒着生命的危险试药而成功的;还有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女科学家屠呦呦,191次实验,以身试药导致肝脏损伤,历经半个世纪,才成功研究出来治疗疟疾的药。这种为大众谋福的献身科学的精神,值得景仰。
到了90年代,我国进入医疗市场化阶段,过度医疗现象严重,得个感冒也会在医院打几天吊针,顺便还在公费医疗里面开一些家人需要吃的药,市场需求大,所以各大药厂大力研发新药,新药研制需要做实验需要大量的试药人,而很少有为了大众的福祉而以身试药的行业人,随着试药黄牛的出现,药厂和医院都心照不宣把组织试药队伍的事情交给了黄牛。
而黄牛找试药人的目光锁定了的就是年轻不懂事,贪图享乐的大学生,毕竟一是年轻,身体底子好,被通过审核获得试药资格通过试药的比例高,二是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忽悠,不懂长期试药的危害,三是大学生绝大多少靠父母给的学费和生活费不够花,赚钱又没有门路,不想劳动又想轻松赚钱。四是可以多次试药,来钱快花的也快,以试药为生,避免找工作的难度。
正是医疗市场化,催生了试药人这个职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因为这两代年轻人都是和平安定富足的年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不懂吃苦耐劳,踏实努力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只想来钱快来钱轻松,贪图享乐,不愿意上班,所以,他们明明知道这个工作要付出自己健康的代价,也愿意做这种钱做饮鸩止渴的事,他们觉得不过是身体暂时的不舒服,修养调理一下就好了。
2
长期试药的职业试药人真的身体抗得住吗?其实,国内外都发生过很严重得试药事件,只不过试药人身在其中,总是赌运气,总想自己是唯一的那个幸运者而已。
史上最严重最臭名昭著的“反应停”事件,导致全球出生了1.2万个海豹畸形儿童,他们的妈妈在怀孕期间,因为相信医生相信企业的美化式营销,吃了一种叫沙度利安的镇静药来缓解精神紧张、失眠,还有恶心、呕吐的孕期反应,结果他们成为了世界上最悲惨的“试药”妈妈,一生都忘不了海豹畸形儿带来的巨大痛苦。
英国也有个试药惨案,有六个人去试验新药,在打完针以后发生了严重得不良反应,整个观察室变得像演僵尸鬼一样,一片凄厉的嚎叫声,倒在地上口吐白沫,脑袋天旋地转,彼此撕扯,痛苦万分。其中一个试药的人脑袋和脖子肿胀了好几倍,鼻子被压扁,两只脚又黑又紫,十分恐怖!
长沙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找几次工作不满意,被黄牛拉来做试药人,刚开始好奇,一次吃几颗药睡两天就好了,还可以在观察室里玩手机打游戏,出来拿到9000元,她嗨翻了!把轻松赚来的钱不到几天就花了个精光。她不想去上班,兼职财务好几个企业的账要做,一天到位对发票,做报表,她烦透了,所以她把拉黑的黄牛微信又加了回来,再一次在湘雅医院的试药窗口排队。
她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每次试药的钱她存不下几个,所以一年里她总是拉黑黄牛又加回来,甚至缺钱严重的时候,她求黄牛帮忙同时在几家医院去试药,不堪重负的身体,让她弱不禁风,一米六八的身高不到90斤,两边颧骨突出,脸色惨白,看起来像个阴间里爬出来的厉鬼。
还有一个男的贪图高价钱时间又短的试药,5天赚了11000元,他高兴轻轻松松赚到的一万多块,可随后让他悔恨终生:因为他发现自己丧失了男性功能,他的女朋友彻底背他而去。
其实试药而死的情况,大有人在,是药三分毒嘛。古有神农辨药效而尝百草,最后误食断肠草而忘。现在的试药人都要签订免责合同的, 往往试药的危险跟拿到的补偿金成正比,危险系数越高,试药的天数越长,拿到的补偿金就越多,不要作死自己贪图那特别高的试药补偿金。有道是人在天堂,钱在银行,家人凄凉守空房!
印度有“试药基地”之称,但同时也是死亡之地,7年中就有3000人因为试药而死亡,更恐怖的数据是因试药带来的副作用事故高达12万例!还记得电影《药神》里面,每一个癌症患者为了活命而拼命试药新药,对于他们来说,反正是一死,可对于如同太阳刚刚升起的年轻大学生来说,职业试药就是一条不归路,一条通往死亡的“罗马大道”。
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趋之如骛,就是因为报酬高嘛,试药一次的报酬可能是人家上班几个月的收入,而且万一试药死亡,还可以有保险公司赔100--200万给家人,虽然试药人很多是好吃懒做的闲人,但不泛生活艰难的背债者,不是因为要跪着生存下去,怎么会去做个职业试药人?
根据圈内人士介绍,还有一个现象也不可忽视,那就是一旦成为试药人,就会如同吸毒一样上瘾。自古有钱人难过苦日子,过惯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人是很难存钱脱离这个圈子的。有可以说近朱得赤近墨的黑,手机里都是一帮试药人,讨论和研究的是怎么玩套路试药轻松又拿到最多的钱,甚至还互相配合作假多家医院或者药厂去试药。
3
当然,对试药人不要歧视,不管他们选择如何生活,那是他们的决定,毕竟从另外一个方面,他们是为医学的进步,大众的健康做出了贡献。就像反应停事件,如果当初那家德国制药厂,如果能有现在这样多的试药人,就不会出现反应停上市之前的临床试验数据问题,全世界也不会出现1.2万的海豹畸形儿吧。
医学总是在错误中进步,试药人这个行业也还会继续存在,我国目前好像还没有专门的试药法律管束和保护吧,期待早日规范。宋代的刘纯发明的双盲四法试药,都是从监狱里面选择出来的死囚进行的,不知现代有没有这种在法律允许角度下的试药群体,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