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超过特斯拉Optimus!最强人形机器人Figure 02问世,每天可工作20小时,已实现与人类AI对话
Figure 02
8 月 7 日,明星机器人创企 Figure 发布了新一代机器人 Figure 02,再次颠覆人们对人形机器人的想象。
Figure 02 外形更像人了,并且在 OpenAI 多模态大模型的加持下,实现了与人类语音对话;拥有16 个自由度的第四代手部灵活度大幅提升,可以实现更精细的操作,作为对比,特斯拉 Optimus Gen 2 手部自由度为 11 个。
与第一代相比,Figure 02 从外观设计、软硬件性能,到内置 AI 模型都进行了彻底的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6 个板载相机、电池容量增加 50% 以上、3 倍推理速度、第四代手部、语音到语音交互、内置 VLM(视觉语言模型)。
作为科技界两个最受关注的具身智能项目,Figure AI 与特斯拉 Optimus 的争议一直贯穿始终。截至 2024 年 5 月,特斯拉公布了 Optimus Gen2 最新性能情况,其行走速度已达到约 0.6m/s,全身重量减轻超过 10kg,且行走速度提升了 30% 以上。
据了解,Figure 成立于 2022 年,截至目前共完成 5 轮融资,总额 8.5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61.08 亿元),估值达到 2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85.88 亿元)。其投资方包括微软、OpenAI、英伟达、英特尔、贝索斯等,涵盖了时下生成式 AI 热潮中的大模型、算力、投资公司等明星玩家。
Figure 创始人兼 CEO Brett Adcock 称,Figure 02 的续航可支持每天完成约 20 小时的有效工作,这有助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和家庭。
Figure 创始人兼 CEO Brett Adcock 称,Figure 02 在 2023 年 2 月完成概念设计,从概念到成品历时 18 个月。在回复网友留言时,Adcock 还提到,团队将推动低成本、高效率地制造,预计明年开始批量生产。
技术架构:算法是核心需与硬件匹配
人形机器人本质是 AI 系统落地物理世界的最佳载体,算法是核心,需与硬件匹配。虽然人形机器人本体硬件存在抗压硬度与灵敏度不足的问题,但更核心问题在于算法对运动能力的控制需要技术支撑。
硬件技术:谐波减速器和六维力传感器技术壁垒高
作为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精密减速器能降低转速并增大扭矩,在机器人动力系统中,主要用于传导伺服电机的动力,调整速度和扭矩,以精确控制机器人动作。在三类主要的精密减速器中,谐波减速器的整体技术壁垒较高,包括专利、材料配方、工艺及装配等方面。近几年我国谐波减速器国产化加速,涌现了绿的谐波、来福谐波、同川科技、大族谐波等企业,逐步提升市场份额。
具体来看,力传感器是机器人机械臂的关键部件之一,用于模拟关节及肢体末端触感。其中,六维力传感器是维度最高的传感器,可用于机器人末端力和力矩的测量场景,帮助机器人实现高精度控制与操作。六维力传感器技术壁垒较高,不仅研发生产难度大,生产成本也较高。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以往由于算法模型的局限,机器人难以实现通用化,而大模型的出现补全了让机器人能力实现跃升的技术基础,大模型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大模型的向量应用使机器人具备更高的事物处理能力。具身智能是指一种智能系统或机器能够通过感知和交互与环境 ( 物理世界 ) 产生实时互动的能力,AI+ 机器人是具身智能当前的落点。
在政策、资本以及技术多维度赋能下,人形机器人市场的潜力有望被加速释放。未来的商业应用场景有望渗透进入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马斯克曾表示其设计特斯拉机器人的远景目标是让其服务于千家万户比如做饭、修剪草坪、照顾老人等。目前较有潜力的人形机器人发展方向主要面向制造业、航天探索、生活服务业、高校科研等,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 2025 年人形机器人将有望实现制造业场景应用的突破,小批量应用于电子、汽车等生产制造环境。
根据 2023 年 5 月 GGII 发布的报告预测,预计到 2026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中的渗透率有望达到 3.5%,市场规模超 20 亿美元,到 2030 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200 亿美元。参考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约占全球市场 25% 的数值测算,2030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 50 亿美元。
中金公司在专题调研中指出,触觉感知,牵引智能机器人感官革命。全球机器人触觉传感始于 1970 年代,直至 2010 年后迎来技术爆发期。我国触觉传感器布局较晚,以高校和初创企业为主。人形机器人作为被寄予厚望的高度智能化产物,灵巧手、双足带来应用刚需。中金公司发布的报告表示六维力传感器为力传感皇冠明珠,在打磨等场景中用于机器人末端夹爪,认为人形机器人有望带来强劲市场增量。柔性电子皮肤这一子赛道,产业界催化重重,2023 年北京地方政策提出探索电子皮肤的科研导向。中金公司报告表示电子皮肤在机器人应用,比较优势在于柔软可拉伸、触觉点位增多、多模态感知能力。中短期,电子皮肤手套产品等有望落地速度更快。
安信证券指出,2023 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板块在政策、产业及资本市场的多重共振下迎来快速发展,行业已进入量产前夕的关键定型阶段。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2025 年是我国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将突破 " 从 0 到 1" 的阶段,整机产品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2027 年将实现 " 从 1 到 N",国内产业链完整度大幅提高,各环节核心零部件将实现自给自足。如果 2025 年要实现量产,2023 到 2025 年将是产业链加速迭代和升级的关键时间点。
前瞻经济学人 APP 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形机器人(仿生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 咨询 / 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 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