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选首都,有六个候选城市,为何最终选了北京,太有远见了
新中国的首都是北京,但其实北京当时还不是第一选项。
新中国选首都,当时共有6个备选城市,分别是北京,哈尔滨、南京、西安、洛阳和开封,
因为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南方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解放,所以并非网上所说的有11个备选城市。
1949年初期,当时并没有一开始就把北京当成首都,甚至还考虑过另外五个城市,他们都曾是首都候选地。今天一起来盘点一下。
哈尔滨
最开始本打算把哈尔滨作为新中国首都,因为哈尔滨距离苏联很近,当时中苏关系很友好,建国后中国还需要苏联的帮助,如果把首都定为哈尔滨,可以跟苏联保持良好的关系。
哈尔滨还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1945年8月,赶走日本侵略者之后,它就一直是中共中央东北局所在地,堪称是东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哈尔滨靠近苏联,便于对方支援和帮助,安全性也很高。
但后来由于国民党的军队强占了交通要道,才放弃了这个决定。
那接下来闪现在眼前的就是南京、西安、洛阳、开封、北平了,那为何最终将目光锁定了北平呢?
南京
首先是南京,地理位置险要,素来有“虎踞龙盘”之称,但回顾历史上定都在南京的王朝,都很短命,远的不说,摆在眼前的国民政府就是个例子,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原因。
主要考虑到南京靠近东南沿海,就国际形势而言,这是一大缺陷,作为都城安全性不高。
西安
其次就是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自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地理上易守难攻,但是由于干燥缺水,不能支撑起作为首都的功能。
而且随着经济中心的东移,西安位置太偏西,无论是交通条件还是水资源方面,均负担太大。
洛阳和开封
洛阳和开封也是历史古都,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又处于中原腹地,交通便利,平原粮食供应充足。
但河南地区的经济实在欠发达,而且这也不是短期内就能改善的问题。再一个两地均位于黄河沿岸,历史上经常遭遇水患,这是个大问题。
再加之平原一马平川,战事一起,无险可守,这也是作为首都的大忌。
北平
那北京就是理想的选择吗?首先北京也是古都,历史文化底蕴这点就不多说了;
其次属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而且也是连接东北与关内的咽喉要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距离苏联、蒙古较近,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极低,安全性高;
虽然东部靠海,但渤海属于内海,又有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拱卫,即使发生国际战事,也不会立即震动都城。
除了以上所说,北平还是明清两朝的帝都,对于老百姓从心理上也容易接受,综合以上有利条件考虑,新中国决定都城应该定在北平。改北平为北京。
在今天看来,定都北京是多么的高瞻远瞩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