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农民的定义,正在偷偷改变
#时事热点头条说#
农民的定义是什么?
咱们经常谈三农,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农民的定义是什么?
农民
城乡二元时代,可以说,农村户口就是农民。而现在大家都是居民户口,谁才是农民?生活在农村的人叫农民?还是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叫农民呢?恐怕就不好说了!
比如,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社会资源丰富、人脉广、资金雄厚的人,在农村圈地投资,虽然不在田间劳作,但他们也是在从事农业并得到相应的三农政策补贴,实质上也就成为了官方文件或资讯中所称呼的“农民”。
这就是现状——农民的定义正在发生变化。
农村正被一步步“做空”
近两年的一号文件,越来越强调保供给保生产,而且倾向于以小田并大田的模式,搞规模化生产,对农业大户的补贴力度也远非一般小农户可比。
2019-2022年化肥价格走势图
化肥、种子、农药、农机价格纷纷上涨,2022年,种子价格同比涨幅15%以上,化肥价格同比上涨超过40%,这个窘境咱们在《5亩地不撂荒,能赚多少钱?》和《小农户的出路只有这一条吗?》两期视频里已经详细聊过。小农户种粮没有利润可言。
前期视频截图
此前视频截图
种粮无利可图,那二产和乡村服务业恐怕更没有出路!许多地方又在不同程度地推禁止农户养殖、禁止活禽销售等二产和乡村服务业的禁入政策,未来农民摆个摊卖菜甚至都可能受到限制!
许多地区的禁养限养政策
我们再参考合村并镇,刻意引导有偿退出宅基地的普遍现实,以及《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管中一斑······
新型职业农民之类的认证
当你把这些串起来看,就会发现小农户的破产是迟早的事儿,一双无形的手正在做空农村!随着小农一个个流转了地权,那么当我们再提到“农民”这个词,它到底指的是谁?恐怕就真的很难说清楚了!
尽管当事人沉默,历史也不该被遗忘
有人坐轿子,就要有人抬轿子。一人坐轿,八个人抬,这就是现实。
农村劳动场景
过去,老农民把新中国当儿子一样呵护,辛辛苦苦拿农产品还清外债,又生生地把大宝贝儿抬上了工业化发展的轨道上。
农业税场景
改革开放,如火如荼。进城务工的农民,自然或无奈地在家庭内部实行代际分工,把老人和孩子搁家留守。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随即就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
留守儿童
农村学校初一才开始教ABC,城镇里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失衡的教育资源使得农村子弟的上升通道越来越窄,障碍重重。
农民工
当农民工日渐老去,不为城市所容,他们只能在零散的务工机会里,辗转于城乡之间,而更年轻的农村子弟,又再次走向城市输出廉价劳动力,开始新的轮回。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大学生,通过高考离开故土,走进城市。毕业后再被高房价收割,996算是福报,掏空六个钱包,攒够首付上了车,终于在大城市里站住了脚,成了所谓的城里人。
996
想到子女在城里安了家,老农民心里乐开花,觉得孩子出息了,掏出压箱底的棺材本儿再给添辆车,逢年过节盼着孩子回村7日游,眼看着停在院儿里的小轿车,翻翻卡里每个月100多块的养老金,再打开家电下乡补贴300块新买的冰箱。顿时感觉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国家没有忘记他们!
家电下乡皇恩浩荡
即时“庄稼”不发声,老农民不该被漠视
农民就像一茬茬的庄稼,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又被那车轮碾碎在土地里,生于黄土,终于黄土。
枯萎的庄稼
正是他们的付出,城里的大妈才有可能在广场上姹紫嫣红,翩翩起舞,在全国各地的景区和老闺蜜合影拍照,一起喊茄子;公园里的老大爷才有可能扛着“长枪短炮”,拍鸟拍日拍花草;各大景区的疗养基地,退休的老同志才会有新鲜的有机蔬菜特供享用。
火热广场舞
在大爷大妈欢乐打卡的背景里,躬耕于田野上的老农民,也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龄。他们天生乐观,从不抱怨,只怪自己命不好,只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为城里人,别再像他们一样受苦受累。
小农破产,是必然的结果?
然而,劳碌了一辈子,那只无形的大手将在他们的暮年,从很多政策的实施等三农场景里,夺取他们农民的称呼。这真的会发生吗?
乡村振兴以农民为主体
没错,小农户单靠农业生产收入微薄,二产三产又逐步对小农禁入,在乡村被做空的当下,小农户如果仍然各自为战,不能有效地组织起来,这是必然的结果。
延申阅读——乡村振兴以农民为主体?
迄今为止,我依然愿意相信”乡村振兴以农民为主体“这句口号,年前,我很欣慰地看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征求意见稿)》,并参与意见征集。尽管它慢了一点儿,尽管它与有些政策相矛盾。但它终究还是来了。
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必须要先实现组织振兴和农民现代化。这是乡村振兴以农民为主体的应有之意。
重新把一个个小农户组织起来,建立起统分结合的双层或多层经营体制,是实现乡村资源市场化和货币化,奔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