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中秋节,怎么发“朋友圈”?
中秋节
你的朋友圈文案准备好了吗?
是赏月亮、吃月饼还是晒团圆?
如古人也有朋友圈
他们会发些什么?
让我们一起顺着网线 " 穿越 " 回去
刷一刷古人的 " 朋友圈 "
提到宋代大文豪苏轼,大家最熟悉的词就有《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你知道吗?词中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这一句,不是写爱情,而是写亲情。
丙辰中秋,孤身一人在密州的苏轼望着天上的明月,7 年未见弟弟苏辙,思念至极。他 " 欢饮达旦,大醉 ",作词一首,怀念弟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望远方的亲人珍重!
中秋佳节,古代文人最爱打卡的事情之一就是 " 月下把杯 "。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和月亮 " 隔空对话 ",意思是," 月亮到底是啥时候来的?为啥月亮老跟着人走?"
中秋赏月的打开姿势还有哪些?海景版——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哲思版—— "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欢喜版—— "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吃货版—— "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 中秋赏月的仪式感拉满 ~
几百年前的一个中秋夜," 南宋四家 " 之一的马远和仆童在家中备酒菜,他款步走入园林,美景月下,不免黯然神伤:" 要是能有人一起喝酒该多好哇!" 就在此时,有人叩门来访,竟然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来了!马远又惊又喜,招呼仆童端上美酒和水果,把酒言欢,不醉不休!
送别朋友,他卧在榻上兴奋不已,这么开心的中秋节,不记录下来怎么行!于是取来纸笔一气呵成,良辰美景、好友乐事跃然纸上,这便是当年 " 火出圈 " 的《月下把杯图》。
△南宋 马远《月下把杯图》 天津博物馆藏
看了马远在 " 朋友圈 " 晒的 " 美照 ",杨皇后洋洋洒洒为他题诗:" 相逢幸遇佳时节,月下花前且把杯。" 花在杯中,月在杯中,情在杯中,真是美好啊!
古人过中秋节,月饼不仅是美食中的 C 位,种类也是花样百出!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早期 " 月饼式 " 糕点实物 " 唐宝相花月饼 ",可以说是今天月饼的雏形,距今已有 1000 多年历史,表面的宝相花纹看起来十分精致↓
△清月饼模子(两件) 故宫博物院藏
据《清宫膳食档案》记载,清宫在八月十五前后几日都要制作月饼,模具大小不同,纹饰图案各异。月饼模子上,还能看见广寒宫↓
清代 " 桂序昇平 " 年画中,有一个 4 层的大月饼。瞧↓月饼的最上层还摆了一个桃!
△清 杨柳青 " 桂序昇平 " 年画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古代,五仁月饼是贵族才能吃到的。它不仅营养丰富,还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 " 五德 " —— " 仁义礼智信 "。《红楼梦》曾描述,贾母吃 " 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 ",网友:这名字听起来就像五仁的!
" 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要说 " 中秋限定香氛 ",非桂花莫属!古人将十二个月各自对应了一种花,称为 " 花神 ",而农历八月的 " 花神 ",就是桂花。
△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神诗文杯 天津博物馆藏
瞧↓清代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神诗文杯上,桂花与诗句被巧妙融入杯子设计之中," 中秋限定款 " 应运而生。
△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神诗文杯之八月桂花 天津博物馆藏
中秋时节,丹桂飘香。拿出桂花杯,倒上桂花酒,尝口桂花糕 ...... 中秋的氛围感,拿捏 ~
赏月、赏桂、举杯、团圆……
中秋节流传千年
年年岁岁,古今共飨
看完了古人的 " 朋友圈 "
你的朋友圈会发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