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上将-孙蔚如
孙蔚如,原名树棠,后以字行。陆军上将。陕西省长安县人,1896年1月31日出生。
1913年入西北大学预科(省立第三中学),后转入陕西陆军测量学校。1915 年夏毕业,任陕西陆军测量局地形课班员。在讨袁战争时加入中华革命党。
1917年底,孙蔚如投入于右任、井勿幕建立的陕西靖国军,在第三路第二支队第一营任连长,护法战争时,立过战功。1921年,陕西靖国军在北洋军阀的分化瓦解下,孙蔚如所在的第三路司令曹世英接受改编。他转入杨虎城部,任第五营营附、营长。王1923年初,任杨虎城部陕北镇守使署暂编步兵团中校团附。负责招考进步青年学生,成立安边军事教导队,并兼任队长,训练忠于三民主义的军事干部。这些学员,以后成了杨虎城部队的基千力量。
1924年冬。杨虎城部编为陕北国民军第二支队,孙蔚如任中校参谋长兼第二游击司令,挥师关中,对北洋军阀作战。1926年春,军阀刘镇华等率兵十万,以陕西土匪武装为内应,侵入潼关,围攻西安。他带领部队协助杨虎城坚守西安达八个多月,直到冯玉祥的国民联军增援,才被解围。
1927年春,杨虎城部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军,孙蔚如任军参谋长、第二师副师长代理师长,随杨率部东出潼关,参加北伐战争。
1928年初,杨虎城赴日本,委托孙代行军务。在这期间,他坚决执行杨虎城“不危害革命,掩护共产党人”的主张,“四・一二"政变时,各地军阀屠杀革命人民,而孙部驻防区仍保持着国共合作局面,许多共产党人来到第十军开展工作。这年春,中共皖北特委领导皖北举动,有人叛变告密,交出部队中的共产党人名单,蒋介石电令镇压。他遂命孔从周(起义后加入共产党)将暴露的数十名共产党人以“遺送编余军官”的名义,给资护送出境。11月,杨虎城从国外返回部队,任师长,孙蔚如任第三旅旅长。
1929年2月,孙蔚如协助杨虎城指挥所属各团彻底肃清了盘踞胶东多年的刘桂業(即刘黑七)、顾震两股惯匪万余人。这年4月,杨部离冯附蒋,改为新编第十四师,孙仍任旅长。1930年夏,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孙兼南阳守备司令,任务是确保前线补给和后方安全。入陕前,杨虎城部扩编为国民革命军讨逆第十七路军,孙任第十七师师长。1931年春,他令赵寿山旅将驻陕南的川系军阀刘存厚、田颂尧等部击败,从而底定陕南。这年11月,吴佩孚策动川、甘、宁、青、新五省地方军阀联衔发电,尊自己为中国国防军总司令,主持所谓“对日军事大计”,企图东山再起。甘肃省保安总司令雷中田打出“甘肃独立”的旗号,孙蔚如以漳关行营参谋长名义,率领第十七师和其他部队入甘,平乱驱吴。孙仅以一个团的兵力,攻打了二十六分钟就全歼守敌。
接着,孙蔚如挥师乘胜攻打定西。定西攻破,兰州大门洞开,吴佩孚逃向华北。孙部于12月土旬进入兰州,,各地军阀慑服,西北局势遂定。这时,杨虎城数电蒋介石,请任孙为甘肃省主席。蒋害怕杨部势力发展,仅任孙为甘肃宣慰使
“九:一八”事变后,孙蔚如曾多次建议杨虎城弃陕向西,经营甘、宁、青、新四省,打通与苏联的联系,形成一个进退有据的基地,以在未来时局中应付蒋介石的压力和外患日深的局面。可是1931年4月,蒋介石任邵力子为甘肃省主席,孙被免去宜慰使职,改任第三十八军军长,移驻平凉、天水。
1933年,蒋介石为了让嫡系部队控制甘肃,将第三十八军调往陕南,与川军刘湘、田颂尧等围攻红四方面军。孙蔚如却决心与革命力量联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久,派其军部少校参谋武志平(中共地下党员),多次赴川北苏区与红军联系,红四方面军也派徐以新两次到汉中,与孙蔚如(十七路军全权代表)商谈互不侵犯问题,双方达成协议。他给红四方面军一整套四川北部(包括甘南、陕南各县)的军事地图和一些通讯器材、医药器械,在他的驻防区也减小了对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压力,使其得到相当的发展。1935年秋后,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孙蔚如执行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方针,反对蒋介石的“剿共”政策,掩护中共和红军的人员、物资过境,形成了与红军合作抗日的局面。在“西安事变”期间,孙担任军事顾问团召集人、西安戒严司令、抗日联军临时西划匕军事委员会负责人、抗日援绥第一军团军团长。他赞成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并为此做出了贡献。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被蒋介石分化瓦解,余部于1937年5月缩编为第三十八军,孙蔚如任军长,同时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成为西北军和陕西省的军政主要领导人。
“七七事变”发生后,他派出第十七师(师长赵寿山)、第一七七师五二九旅(旅长许权中)、教导团(团长李振西)先后开赴抗日前线,参加了保定、娘子关、忻口诸战役,以重大的牺牲迟滞了日寇的军事进展。
是年7月,孙部改编为第三十一军团。他被解去省主席职务,任军团长,率部东渡黄河作战。11月又改编为第四集团军,他任总司令,在晋南中条山西段坚持抗战。1939 年6月,日军分九路进犯平陆、茅津、筹防地。孙蔚如部与敌激战十昼夜,歼敌数千,打破了日军扫荡中条山的企图,孙部也伤亡五千多人。1940 年8月,他为策应八路军“百团大战”,派出部队在同蒲路南段沿线,深入敌后分散游击,破坏铁路、公路,使敌交通干线不能正常运行。孙部防守中条山两年多,以伤亡两万余人的代价,先后十一次粉碎了日军的扫荡,大量杀伤敌人。
这年10月,第四集团军调防河南,守备黄河以南的巩县、汜水、荥县、广武百余里防线。次年10月,在广武地区战役中,配合其他部队收复郑州。1944年4月,参加豫西战役,在登封、汜水韩城镇与日军激战两次,守卫了原有阵地。在这期间,蒋介石以釜底抽薪的办法对付第四集团军,将主力第三十八军军长赵寿山调到重庆受训,任其嫡系张耀明为该军军长,用以压制、赶走这个军的共产党人和进步军官。6月,孙蔚如升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不久,被蒋介石凋到重庆将官班受训。1945年6月,孙蔚如升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第四集团军所属部队被分编遣散。六战区的一切均为陈诚控制,实权操在副长官兼参谋长郭忏之手。不久,日本投降,孙任武汉战区受降主官。
抗日战争胜利后,孙蔚如看到蒋介石极力准备挑起全面内战,自己又无实权,数次提出辞职,均未获准。1946年春,第六战区改组为武汉行营,他为副主任。1948年秋调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49年春,解放军向上海挺进,蒋介石又派人逼孙去台湾,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掩护下,他迎接了上海的解放。年底,应周恩来总理之约赴北平。
全国解放后,孙蔚如于1950年8月由邵力子介绍,加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历任民革中央常务委员,民革陕西省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第一、四届政治协商委员会副主席,陕西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
1979年7月27目,孙蔚如因病逝世。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