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力老板张黎“退休”,创业30年赚百亿生意
雷达财经出品的文章 | 编辑:李一辉 | 深海
富力地产董事会架构发生变化。
12月29日晚间,富力地产发布公告称,由于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处理其他事务,张莉将于12月29日起辞去公司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职务。
在众多房地产企业中,富力地产是少数实行罕见的“双老板制”,即联席董事长制的企业之一。 截至2023年6月30日,李思连、张莉为公司第一、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28.97%、27.77%。
雷达财经注意到,张黎上一次引起公众关注是在2022年12月,他因涉嫌受贿在英国被捕。媒体报道显示,2023年7月,张黎与检方达成暂缓起诉协议,返回检方。国家。
作为富力创始人之一,张莉在进入房地产行业之前是一名普通公务员。 1993年,张黎决定与认识四年的李思连结为盟友,双方携手进军房地产开发行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富力一度被誉为房地产界“华南五虎”之首,而张黎也身家数百亿。
近两年,富力地产陷入流动性困境,成为较早脱险的房企之一。 目前,富力地产境内外债务已全部展期,但经营状况并未有太大改善。 2023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高达51.09亿元。
仍拥有百亿身家
富力地产老板之一张莉辞去重要职务。
12月29日,富力地产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因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处理其他事务,张莉自2023年12月29日起辞去公司董事兼行政总裁职务。
富力表示,作为公司联合创始人,张黎在过去三十年的管理公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集团奠定了重要基础。 董事会对张黎在担任本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期间为本公司作出的宝贵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富力地产一位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张莉还将作为大股东参与公司的具体事务和日常工作。 他的日常工作将照常进行,其他职责不会有任何变化。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张黎为富力地产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7.77%,仅次于李思连的28.97%持股比例。
二级市场上,富力地产去年8月一度跌破1港元,成为“仙股”。 虽然最新股价已回到1港元以上,但公司总市值仅约42亿港元。
富力地产股价暴跌,导致第二大股东张莉的财富也大幅缩水。 胡润富豪榜显示,2023年,张黎父子张亮以135亿元财富位列榜单第427位。 相比之下,上榜前两年,张黎父子的身家分别为220亿元和190亿元。
张黎上次受到外界广泛关注,还是因为涉嫌受贿事件。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11月30日,张黎因其个人公司Z&L Inc在美国的业务涉及贿赂案而在伦敦被当地警方逮捕。
据报道,涉及张莉的贿赂案被指控贿赂前旧金山公共工程部部长穆罕默德·努鲁,以加快当地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进度。 努鲁到中国度假时,张莉涉嫌支付酒店住宿费和赠送礼物。 行贿总额估计在 40,000 美元至 70,000 美元之间。
张章被捕后,向当地法院缴纳了15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28亿元,创英国历史新纪录)保释金,并在伦敦塔桥公寓43层受到监视。
当时,张章曾对引渡到美国提出异议。 但2023年6月中旬,他仍然同意被引渡到美国。
同年7月19日,美国加州北区检察官办公室披露的新闻稿显示,张莉已与检察官达成延期起诉协议。 如果张莉遵守暂缓起诉协议的条款,三年后指控将被撤销。
据当地媒体报道,该协议要求李力承认贿赂和其他不当行为,并缴纳5万美元罚款。 认罪协议达成后,富力内部人士证实张莉已于当月飞回中国。
“行贿门”事件后,张章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 外界尚不清楚富力董事及首席执行官的辞职是否与该事件有关。
耕耘房地产行业近30年
现年七十多岁的张莉早在1993年就加入了房地产行业。
但在创业之前,张莉是一名公务员。 据中国企业家网报道,张莉1973年参加工作,从一名工人做起,后来担任广州郊区第二照明局团委副书记。
1986年,张莉被任命为花园村宾馆总经理,不久又被借调筹备白云区政府办公大楼的建设。 就在这段时间,张黎发现了自己的商业天赋。 于是,1988年,张黎决定辞去公务员职务。
自己创业时,张黎最初主要从事装修。 他从小做起,断断续续工作了5年,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3年前后,他与香港人李思廉合计投资2000万元成立广州天利房地产公司,即富力集团的前身。
虽然两人携手进入房地产行业,但据悉,张莉和李思恋的性格却截然不同。 张黎性格开朗、直率,在商界雷厉风行,勇于开拓。 他被昵称为“豹子头”。 李思连,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曾从事证券金融、外贸等领域工作。 他性格比较内向、内向。 这种反差也让两人在未来的事业中找到了各自的角色。
公司成立之初,两人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张莉负责项目开发和工程管理,李思连负责公司财务和营销。
对于这种操作侧重点不同的管理模式,李思连将自己形容为后卫,张黎则形容为前锋。 这种责任范围一直延续到今天。
起初,由于资金不足,富力的项目大多位于城乡地区。 后来,两人发现,由于旧城改造,广州很多老国企不得不搬迁。 这是在城市地区获得大片经济适用土地用于大规模住房的好机会。
1994年,李四连、张莉拆除了广州嘉邦化工厂后,建造了著名的“富力新家园”,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据张莉回忆,当时富力之所以敢于进入城市更新市场,是因为当时开发普通住宅的公司很少。 “市场上几乎什么都没有,大家都在建甲级写字楼和高端豪宅。”
于是,每平米3000多元的富力新房成为抢手货。 尝到了旧改造项目的红利后,富力在旧厂房改造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并在广州老城区开发了多个花园社区。 被业内誉为“旧城改造之王”。
但让富力在广州走红的却是富力广场。 富力广场占地12万平方米,是当时广州铜厂和同济化工厂的所在地。 据张莉介绍,“当我拿铜厂的土地时,我看到这片土地被毁得很严重,所以很多开发商都选择了它。 辞职。”
但敢于冒险的张莉选择了坚决取胜。 事实也证明,这次创业是非常成功的。 1996年推出的富力广场,无论是社区环境还是户型布局,都是当时老城区最美的。 平均售价每平方米6000多元。 正是通过这个项目,广州人开始对富力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富力广场的成功,让这家房地产公司在短时间内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2005年,富力地产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两年后,富力地产与恒大、碧桂园、雅居乐、合生创展并称为“华南五虎”。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富力陷入流动性危机。 它试图通过在香港上市来纾困广州珠江新城君悦酒店。 不过,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却让其松了口气。
2017年,王健林的万达集团陷入流动性危机,富力出手相救。 当年7月,富力从万达手中接手77家酒店,总耗资199.06亿元,比原来向融创出售的价格低了约40%。
当时,一些机构认为富力收购太贵,但公司内部认为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富力地产董事会秘书胡杰向机构分析师解释,77家酒店账面净值330亿元,交易价格仅为账面净值的60%。 每家酒店平均收购成本接近2.6亿元。 富力自行开发酒店的成本为5.4亿元。
次年3月,张莉还表示,万达从这笔交易中获得了巨额利润,对于双方来说是双赢的。 目前整体收入还是不错的。
然而,自收购这些酒店资产以来,富力地产整体酒店业务持续亏损,公司带息债务总额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增加超过200亿和300亿。到2020年,富力地产、其债务总额大幅扩张,再次陷入流动性困难。
富力仍未走出低谷
富力发展节奏的转变很早就开始了。 2020年下半年“三道红线”之后,减少拿地、出售资产成为管理层频频提及的重要举措。
2021年9月,碧桂园服务宣布与富力地产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不超过约100亿元收购富良环球100%股权,从而间接收购富力地产标的100%股权公司在中国从事物业管理服务。
大约在同一时间,富力地产宣布,执行董事兼大股东李四连和张莉将为公司提供约80亿港元的股东资金。 预计这笔钱很可能来自两人出售富力地产的资金。
但经过一番自救,富力的雷霆还是爆发了。 2022年3月,富力地产境内债券到期无法偿还,在公开市场正式违约。
随后,公司走上了债务重组之路。 2022年7月,富力地产宣布完成10只美元债整体展期,共计49.43亿美元; 11月,富力集团共对已发行的8只境内债券进行延期,加权平均期限从4个月左右延长至3年以上,总额将达135亿元。
但目前,百亿债务重组完成,并不意味着富力地产的债务危机已经解决。
去年11月底,富力地产发布新的欠税公告,欠税余额达4908万余元。 此外,富力旗下广州市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当天也发布新的欠税公告,欠税余额超过1734万元。
天眼查显示,12月26日,富力地产、广州富力兴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富力公司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额超过2.8亿元,执行法院为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目前,广州富力房地产有限公司掌握被执行人信息40余条,被执行金额合计约90亿元。
频繁落入“被执行人”可能与公司目前的销售、经营状况有关。 公告显示,2023年前11个月,富力地产总销售收入约为187.8亿元,同比下降48.39%。
2023年上半年,富力地产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亏损虽较去年同期收窄,但仍达到51.09亿元。
外界认为,债务延期可以缓解陷入困境的房企的燃眉之急,但中长期要实现自我复苏,销售才是关键。 但在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销售端难以乐观,房企不得不面对继续在底部徘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