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流行的广州话
在广州地区旅行,当你乘坐公共汽车,或逛商店的时候,会发现当地居 民所操的语言很难听懂,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他们说的外国话,实际上 他们说的是一种汉语方言——广州话。
广州话与普通话有着很大的距离。它 和普通话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差距较小,而在语音方面差距较大,所以,外地 人听不懂。
广州话又叫粤语、广府话,在内地或海外,则泛称为广东活。本地人自 称白话。广州话是汉语八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古同 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分布于广东中部、西南部(包括港澳地 区)和广西东南部,在海外一些华人聚居地也流行。使用人口 4000 万以上。
广州话与普通话比较,其差别,语音方面差别最大,语音方面的特点: 古见母字一律读舌根音 g[k],唇齿音 f[f]、舌根音 hu[xu]不分,s[s]、sh[s] 不分,丝、诗都读[si] 。大多地区没有浊塞音声母。韵母都没有韵头;声调 最多有 9 个,最少的有 6 个。
在词汇、语法方面有以下特点:
1.有许多特殊的词语: ——下饭的菜 揾——找 乜嘢——什么 细蚊子——小孩子
2.保存古汉语词语较多: 斟——倒(斟茶) 睸——闭一眼
3.吸收英语词较多: 波(ball)——球 的士(taxi)——出租汽车 菲林(film)——胶卷 (tie)——领带
4.人称代词后加“地”表示复数: 我哋——我们 你哋——你们 佢哋——他们
5.数词“一”经常省去,把量词直接放在名词前: 本书——一本书 间屋——一间房子
6.一词表示多意: “噉样”既可表示“这样”,又可表示“那样”。
7.有状语后置的现象: 你去先——你先去 饮一杯添——再喝一杯
8.双宾语的位置,一般指物的宾语在前,指人的宾语在后: 我畀本书佢——我给他一本书。
9.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讨好彩头,忌讳使用不雅或不吉利的词语,因此, 忌讳词和彩头词大行其道: 脷——舌头(不说“舌”,因“舌”和“蚀”同音。) 通胜——通书(不说“书”,因“书”和“输”同音。) 鸡红——鸡血(不说“血”,因“红”比“血”吉利。) 香肉——狗肉(不说“狗”,因“狗”有不好的谐音。) 此外,不要说“吃不吃醋”、“要不要饭”,而要改说“要醋不要?”、 “(还)食饭不吃?”
10.有些同义词,广州话和普通话意思是一样的,但由于使用习惯不同, 用词也不同: 皮蛋——松花蛋 金针——黄花菜 糯米——江米 开心——高兴 蚀本——亏本 起身——起床 广州话也有口语,有些精彩的口语,如:“些少”、“冲凉”、“几好”、 “我好喜欢”等也常在报刊文章上出现。
广州话是一种很有影响力的方言。近十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广州话被 广泛使用。电台广播中有时播放粤语节目:在一些电影电视节目中,常有粤 语对话;流行歌曲中也有粤语歌曲;在商业交际中,也常用粤语,如“收银 台”(收款台);广告宣传中也有粤语广告;用粤语作商品名称的也不少, 如:T 恤衫、三股裤、迷你裙、电饭堡、雪柜、大碟(唱片)、文胸(胸罩) 等。日常生活中,粤语也被广泛使用:打的(坐出租车)、买单(付账)、 发烧友(歌迷)、炒鱿鱼(解雇)、出更(值班)等。 由于粤语被广泛使用,海内外很多人都有学习粤语的需要和兴趣。
近几 年,北京、上海等城市不时有人办粤语学习班,报名学习的人很踊跃。不少 青少年通过磁带和录像带学唱粤语歌曲,虽不会说粤语,却也唱得有滋有味。 香港语言翻译中心全职导师曾子凡先生编著的《广州话·普通话口语词 对译手册》(香港三联书店出版),既是一本辅助广东人学习普通话的读本, 也是外省人学说广州话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