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到传来谁的声音(作者:徐江)
我听到传来谁的声音(作者:徐江)
我听到传来谁的声音
徐 江
1
这一段一直在做一件事:编选点评一本有关BBS上帖子的书。借此机会访问了不少网站,其结果是我成了半个网虫,还学习了不少网友五花八门、百感交集的帖子。其中,有一条从报纸上转载的消息令我长久陷入一种出神状态——那是关于上海配音演员毕克去世的。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习惯看中国人配音的外国影片,反正十几年前乃至更早,大家确实一直就是这样来看外国片的。那时别说影碟机,连录象机彩电都仿佛是传说中的东西。那些上影、长影的配音演员,毕克、尚华、孙敖、向隽殊、盖文源、丁建华······这一连串亲切而又仿佛久远的名字,给我们和银幕上那些高鼻深目的外国鬼子的喜怒哀乐,铺设了一条虽不宽阔倒也顺畅的小小拱桥。三十岁左右的人谁不记得邱岳峰的罗切斯特先生、孙道临的哈姆莱特、胡庆汉的冉·阿让、童自荣的佐罗以及陈汝斌和乔榛在不同剧集里所配的“黄玫瑰”呢!
毕克是那几代配音演员中了不起的一个。他配的克里斯蒂笔下人物侦探波洛,声音与原片中的表演交相辉映,带给人一种懒洋洋的优雅和狡狯兼备的享受。这是今天我等看字幕影碟时所体会不到的。毕克给《追捕》、《幸福的黄手帕》、《兆治的酒馆》、《远山的呼唤》也具有同样的感染力。可以说,当年如果没有毕克出色的声音进行二度创造,高仓健在中国观众中受欢迎的程度多少是要打个七八折的。
我更年轻的时候就迷过配音,留意多了,发现配音演员其实也自有其创作上的风格。也分可模仿与不可模仿。毕克更多属于后者。这些年,听到电视剧里不少模仿邱岳峰、乔榛、孙道临甚至童自荣的声音,却很少听到毕克的模仿者。为什么,我想了一下:大概是因为毕克的嗓音先天浑厚,许多人生理上首先条件不够。另外,毕克处理声音是把戏剧化藏在日常腔调的里面,难度较大,一般“棚虫”(圈子内对配音演员的统称)不肯下也不知道怎么下那个工夫。
现在稍大牌的配音演员里,只有一个人从这条路上修炼成了——北京的徐涛。如果谁有兴趣,能找到他配的《阿甘正传》再细听听,你就会发现他从毕克那儿没少学东西。徐涛声音比毕克要高,刚出道学的是童自荣,后来又学了毕克的克制与稳,成了这方面名家。就像毕克配高仓健一样,看过配音版的阿甘,你没法接受汤姆·汉克斯再说别样的中国话了,总觉得要是那样就不是正宗的汉克斯了。所以后来引进《拯救大兵瑞恩》,汉克斯照旧得用徐涛的声带。这已经是徐涛的魅力了。唐国强演诸葛亮,一半剧集也是徐涛配的。后来不知为什么,另一半换回了唐本人的声音。照理唐国强的声音还是不错的,可因为徐的声音出现在前了,于是怎么听怎么觉得唐国强的声音里,夹着那么一股土腥味儿。
这几年带字母的原声影碟兴盛,配音这个行当似乎不像原先那么让人好奇关注了。说不定以后有一天,也就这么自生自灭了。有时想想,怪可惜的。
2
翻到《万象》杂志今年六月号上的一篇也是怀念配音电影的文字——《好音》,又有些勾起谈兴。这便就着该文省略掉的话题再聊两句。
那篇文章和我前文的着眼点一样,也是主要注目于上影译制片厂的演员。想一想,这或许有些不公平。因为那些年,长影厂译制部的人同样也没闲着。比如《好音》里提到的朝鲜片《无名英雄》,就是当时每家黑白电视每周例行的一部“大片”,徐雁、孙敖、向隽殊、陈汝斌、肖楠……这个阵容展示长影的整体实力,并不在上译厂配的《加里森敢死队》之下。后来他们又译制过巴西的《女奴》等电视长剧,收视率当时该算空前。记得70年代末还看过一部功勋演员金龙鳞主演的上下集朝鲜电影(战争题材,名字忘了),配音的好像仍是后来为他配“俞林”的徐雁。
长影的配音演员也演过电影。早年石维坚刚出道主演的惊险片《熊迹》,有个国内“苏修特务”就是孙敖出演的,不过角色也是太脸谱化,造型又有点像后来电影里的右派。至于陈汝斌,几年前看过一文艺新闻,好象当时还是长影演员剧团的团长什么的,想必戏也是演过一些的。
观众后来为什么更青睐于上译而不是长影的那些配音演员?这是个有意思的事。也许跟他们各自出品的片种有关。上译配的欧美片多些,长影配的东欧和朝鲜片更多些。大约80年代全国人民一心“现代化”,对“洋味”总是更留意。不过,“土”有“土”的妙处。那时译制片看多了,总觉得像朝鲜、拉美这些第三世界片子还是长影配的好,亲切。而且说来也好玩,我个人印象中译制水准最高的两部片子中就有一部片子不是上译的,而是长影70年代末译制的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另一部是《虎口脱险》)。那片子拍得好,配得也好。用今天的话,是实实在在的“大片”。可惜放映得太早,大家还没养成记配音演员名字的习惯。补充一句——《好音》里列邱岳峰的代表作时提了《舞台生涯》,有误:这片子是陈汝斌配的,也是长影出品(大概文章作者把它和另一部邱岳峰配的《凡尔杜先生》闹混了)。
北京的影视单位组建够规模的配音机构大概是后来的事。你想,中央电视台最早译制杰拉·菲利普的《红与黑》,竟让赵忠祥去配于连!这搁在今天,又要挨“酷评家”们骂了。记得“董浩叔叔”那时也搞过配音,也是朝鲜电视连续剧——《木兰花》,表现一般般吧。但这不是说北京当年没出过好的译制片,当年让全中国青年感动不已的《爱情故事》,就是北影的出品。男主人公的配音是谭天谦,老演员。
今天的译制片演员大约以北京最多。徐涛、李易都是名家了。外省也有一些,辽宁的韩力等就曾配过《特警4587》等一系列外国长剧,质量有的已盖过了央视为代表的北京译制群。上译其实一直还不错,但这些年大家进步了,都看原版字幕,所以也就没谁再花力气去记新一代演员了。四五年前我的朋友、央视的编辑李骏曾向我推荐沈晓谦,后来越听觉得越不错,声音介于邱岳峰和尚华之间。这人名字现在大家不太熟,提作品你就知道了——给央视长动画片《西游记》配孙悟空的。
美美地说了这么多,其实仍是在追忆。一种贫困年代的娱乐,一种蕴藏在往昔年华的温馨。这幸福并不牢靠,却实在充满了记忆与童真的诱惑。不知道中国以后会不会出来一位导演,以此为题材,为咱们导一部《天堂电影院》那样的片子。
最后回到那篇《好音》,作者名字叫“严锋”,文笔很不错。看过该文我心里一直有个疑惑:此人莫不是原来常给老《读书》写音乐文章的辛丰年先生的家人?理由有三:一、隐约记得辛先生也住南通;二、辛先生也姓“严”,真名“严格”;三、严锋在追忆当年看《无名英雄》时,大谈那时对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感觉。要知道,那是80年代初,能在南通听贝多芬的人绝对是不多的。但辛丰年家肯定是没问题的。当然,也不排除是我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