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7月25日一颗小行星,差点把地球KO
就在上周(7月25日),一颗名为“2019 OK”的小行星悄悄与地球“擦肩而过”,令全世界天文学家们捏了一把汗,这小行星来得太“任性”太隐秘,科学家们直到前一天才发现。
天体撞击地球想象图
网友们紧拍心口:“好险好险,‘2019 OK’差点就把地球KO在2019了!”
一颗不请自来的“天外客”能造成什么影响?
荔枝新闻采访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首席科学家赵海斌,聊聊一颗已经错过的“小星星”何以引起全球关注,以及,我们是否该感恩它的“不杀之恩”。
你对小行星的威力一无所知!
天文学家们到最后一刻才看清,这个“2019 OK”小行星直径约57-130米,以24.5 千米/秒的相对速度掠过地球,距离最近时,离我们仅7.4万千米(约为地月平均距离的五分之一)。
小行星2019 OK的模拟外观图
这尺寸的小行星,算是大个子还是小不点儿?如果这个家伙真与地球“亲密接触”,伤害值有多大?
NASA公布的数据模拟图
小行星的威力和质量、速度、密度等等都有关系。有数据显示,小行星直径每增加10倍,爆炸威力大约增加1000倍。
研究员说,“一般来说,直径140米以上小行星撞击地球,其威力足以毁掉一个中等国家。”
据他计算,若真迎头撞上,“2019 OK”的冲击力可能相当于几千枚在广岛爆炸的原子弹,约为1亿吨TNT的当量,足以摧毁数座城市。
不妨对比下史上最有名的“通古斯大爆炸”。1908年6月30日上午,直径大约为30-50米小行星坠落在俄罗斯通古斯河附近,造成了原子弹发明前人类已知的最大爆炸。爆炸威力估计相当于2000万吨TNT炸药,超过2150平方公里内的8千万棵树焚毁。对比数据,“2019 OK”伤害值差不多是“通古斯大爆炸”X2!
通古斯大爆炸20年后,当地森林还是触目惊心
想跟地球“碰瓷”?也没那么容易
被小行星撞一下,岂不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别慌!稳住!天文学家正在轮班给咱们“放哨”,监视那些潜在“肇事小行星”呢。
首先需要弄明白,在天文学上,将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即大约1.4960亿公里定义为一个天文单位。
如果一颗小行星直径大于140米,距离地球最近时不到0.05个天文单位(约750万公里),就属于“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
因为这种尺寸的小行星,在这个距离上,很可能被地球的强大引力俘获,改变运行轨道,直冲地球……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楼
上面这张图,就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设于江苏盱眙的“近地天体望远镜”,这台大口径光学望远镜专门搜索小行星,可谓“地球的哨兵”。
这样的观测台站,在全球超过400个。天文学家们按照“搜索——观测——轨道计算——密切跟踪”的程序,把观测数据上传至国际小行星中心,全球信息共享。
国际天文学界对近地天体制定了阶段性目标,第一步是找寻“直径大于一公里,可能对全球造成威胁”的近地小行星。
现在的目标,则是找寻“直径大于140米,对地区构成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
截至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接近2000颗!而且,可能还有不少这类小行星尚未发现。
小行星真要撞地球,怎么办?
假如,这颗名为“2019 OK”的小行星真地“悄悄进村”,径直撞向地球——我们怎么办?
emmmm……天文学家们说:缩起脖子,眯起眼,等着挨撞吧。因为人类现有的应对办法是——没啥好办法。
事实上,与那些长期被记录在案和时刻受到“监视”的小行星不同,好多小行星是到最后一刻发现的;
或者已经掠过地球,天文学家们才一身冷汗发现的;
甚至,已经撞上地球了,我们才知道还有这样一颗小行星。
比如,2013年发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的小行星撞击事件:
对那些威胁地球安全的小行星做出有效防御,通常需要很长的反应时间。
赵海斌研究员说:“观测是防御的前提,越早发现我们越主动。如果发现某个天体真的会威胁地球,可以采取脉冲式,或渐变式方法来改变威胁天体运行轨迹,当然这些方法目前还主要处于理论研究的阶段。”
撞击器撞击彗核的瞬间
可以借鉴的是,2005年7月3日,美国航空航天局“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经过半年的太空飞行,靠近“坦普尔1号”彗星。它释放了一颗372公斤重的“钢弹”,以10.3千米/秒的相对速度,成功撞击彗星的彗核,释放了相当于4.7吨TNT的能量。
这给了人类无限的想象——或许我们可以在挨撞之前,抢先把威胁我们的小行星撞出轨道,化解危机?
感谢“2019 OK”小行星擦肩而过。这场虚惊之后,天文学家再次指出,国际空间近地小行星监测网还有很多空白, 很多国家和地区还缺少足够的太空监测设备。想把“飞来横祸”的威胁程度降到最低,人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荔枝新闻(ID:lovejstv)